谁毁了“何小萍”的芳华

更新时间:2023-02-09 01:24:19 阅读: 评论:0

-->

缺少父母的爱 孩子会以自虐的方式获得关注 过于懂事也许是过于压抑 童年被忽视,一生不幸福 波子 绘 电影《芳华》正在热映,身边有好几位朋友说看到被欺负的何小萍,就好像看到过去的自己——与世无争却饱受折磨。细细一想,这些朋友和何小萍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适当的引导,最终形成自虐型人格。这样的人习惯把攻击转向自身,与自己为敌,总是做出最不利于自己的选择,与幸福背道而驰。 何小萍出生于“文革”时代,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家庭的出身,来自集体的恶意甚至带上了某种正当性。就像“红二代”郝淑雯说的,红色江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溅你一身水怎么了?后来的被嘲笑有馊味儿、被强制搜身查胸衣、被舞伴公然拒绝伴舞……这些一次次“溅”在她身上的“水”,和家庭环境的原因,导致何小萍无力选择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天的父母要思考的是,怎样尽量避免培养出何小萍这样总是远离幸福的孩子。 爱和回应是成长的刚需 心理学家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学说认为,爱是孩子成长的刚需,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孩子的成长发育会迟滞,心灵健康更是遥不可及。孩子出于本能会期待爱、请求爱、索取爱。如果父母不给,他们就会以更激烈的方式——自虐——来获得关注。 许多不称职的父母偶尔能在孩子危难之际出乎意料地有所行动,孩子由此得知,如果遭受的苦难足够深重,还是可能有机会得到一些关爱的。这种获得关注的扭曲模式,会导致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伤害。威墨瑟在《你可以折磨我,但请不要遗弃我》一书中描述的这种现象,体现在电影中何小萍打着手电筒给父亲写信那一幕:由于父亲被劳改,她在6岁以后被母亲和继父忽视甚至嫌弃。缺爱的她为了得到和母亲同睡的机会,不惜把自己冻了3天以致发高烧,来换取一点点温暖和关爱。 高回应性是优质父母的显著特征,因为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父母这样的“客体”来确证他们的存在和价值。没有父母的回应,孩子会孤独,直至走向虚无。 何小萍的母亲对她没有太多关注和回应,爱她的父亲因为政治原因也从不敢回信,这导致何小萍一直是一座有求无应的孤岛,发出声音也被湮灭,最终变得不会请求、不会诉说。在军装事件中,她偷偷拿了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再赶紧还回来,却面临“偷东西”的指控。对此她选择否认而不是辩驳。她不敢开口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从小的经历告诉她,要也要不到。 被忽略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最害怕被遗弃,潜意识里呼唤“请不要离开我,如果你离开,我就会伤害自己”。父亲去世时,何小萍撕碎自己的照片;送别刘峰时,她暗暗地对文工团彻底“死心”,“你们不配与我同台”,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道德化防御。实际上,她并没有能力去反抗,并不着眼于改善自己的实际处境,因为解决不了只会更加失望,所以她就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愤怒而盲目。她不动声色地装病,以伤害自己为代价谢绝曾经梦寐以求的A角机会,因此错过了命运的转折点。 不鼓励孩子自我牺牲的“懂事” 许多人形成自虐人格,是因为在早年经历中因承受磨难而受过嘉许,或者因为被惩罚而获得与父母仅有的情感联系。 比如有的孩子被忽视,就会闯祸引起父母愤怒责打,以此形成与父母的联结。何小萍母亲改嫁、继父不喜欢她,唯一爱她的父亲为了不连累女儿从不回信。作为家庭中“多余的人”,她一直被忽视、被伤害,她选择默默忍耐,格外懂事,以不给妈妈添麻烦的方式获得妈妈的内疚和感激。后来意外的精神崩溃就像小时候故意发烧一样,换来了妈妈的探望和忏悔。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自我牺牲被强化,沉默忍耐被鼓励。当不顾惜自己、自我牺牲到了极致时,就是自我毁灭。电影中,下放到野战医院的何小萍仍然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几天不合眼地高强度工作,直至体力不支被领导劝止。目睹生命在自己面前消逝,满眼断肢残臂和腐臭的遗体,这种激烈的创伤多少年都不会忘记。医院被炸的瞬间,她扑上去保护重度烧伤即将死去的战士,一方面是道德崇高,另一方面也是潜意识里的终极自虐——她不想活了。后来的精神失常,除了骤然成为英雄超出何小萍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因为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未能得到及时处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3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芳华   毁了   何小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