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正慢慢毁掉孩子一生(一)

更新时间:2023-02-09 01:23:21 阅读: 评论:0

-->

我曾以为,隔代抚养是一件很好的事: 既可以一解老人思孙之苦,避免晚年生活的孤单,也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呵护与关爱。而我们,则可以腾出精力放在事业上,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抱着这样的想法,儿子小明上幼儿园后,我将退休的父母从老家接到了武汉。 父母每天接送孩子,把一日三餐妥妥地准备好,彻底解了我和老公的后顾之忧。 小明曾患过哮喘病,父亲为了给容易盗汗的小明换毛巾,常常睡不了一个整觉…… 看着儿子一天天欢实、健康,我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俩干脆一直随我们住算了,小明和我们都离不开你们啊!” 父亲乐呵呵地说:“好哇,我这身子骨还行,能伺候小明到上大学娶媳妇!” 然而,这一切都在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时戛然而止…… 那天是教师节。我特意准备了购物卡,在下午放学后找到了小明的班主任赵老师。 一番推搡之后,赵老师红着脸收下了。我千恩万谢地说着“孩子若不听话,您多批评教育”之类的话后,便匆匆告退。 然而,我刚走到校门口,却被追上来的赵老师叫住了。 赵老师神色严峻地对我说:“你的孩子现在有点危险!”赵老师说时,眼睛并不看我,只是盯着远处的操场。 我惊慌地问:“什么危险?” “他可能有自闭症的倾向。”赵老师的话如一记闷雷,在我耳畔炸响。 自闭症?我的孩子?我不敢把它和小明联系在一起。 小明从小就聪明、活泼,稍大些没那么调皮了,我以为孩子的成长都是这样,温雅内敛一点没什么不好。这怎么可能…… 赵老师瞥了我一眼:“小明在班上落落寡欢,不爱和同学玩。上课看似盯着黑板,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却又不做声;更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在那出神,摆弄笔,就是不听讲,成绩也下降得很厉害。” 赵老师告诉我,小明内向得接近自闭的性格可能是在二年级时酿下的。 那是下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天,赵老师在下午的课外活动后又多上了一节课,当时别班的孩子已陆续放学,只有小明班上的家长们在校门外等待。 赵老师讲得兴致勃勃,小明的爷爷却等不急,冲进教室,大声嚷:“都放学了你还拖堂?像什么话!” 赵老师当时脸就气白了,教书十多年她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她没有回应我父亲,当即宣布放学。 小明爷爷径直走到小明的座位,牵住小明就往教室外走,一边走一边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 听到这里,我腿肚子直发抖:“后来呢?” “后来班上的男生经常欺负小明,小明变得很孤立。” 我快哭出来,问:“您没有批评那些男生?” “我批评了。我上课还可以控制那些小孩,上其他课时就管不住了,课间我更没法管了。就觉得这孩子越来越闷,和他说话的没几个了。”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可怜的儿子,他才只有八岁呀,就每天在学校面对这样的环境,这对他的身心是多大的伤害呀! 我泣声说:“我要救他!赵老师,求您帮帮我,还来得及吗?” 赵老师的眼里闪过一抹怜悯:“来得及。”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2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孩子   隔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