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孩子有很多日常的沟通,但是很少和他们谈论父母的期望,“优秀”、“出色”、“成功”这些词,不在我们家的日常语汇中,我们也没有他们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取得多大成就的预期。如果要概括出我们十几年来所有育儿努力的目标,我们更愿意这样表达:在小时候,他们能成为自主、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他们能成为独立、幸福的成人。 这个目标,与学习成绩无关。 学习成绩是考察孩子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技术指标 自然,孩子上学阶段,做父母的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都会希望孩子有理想的学习成绩,但不少父母,看待学习成绩的角度并不是当——他们将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这就导致爸爸妈妈的所有家庭教育,都会围绕孩子的学习成就展开,而忽略孩子长期能力的培养。 另一些父母,则用不适当的方式讨论孩子的成绩,或把成绩当作闲聊的谈资,并随口做出判断、结论;另一些时候,是对分数多少过于在意,但看不到分数背后的问题。我们认为,学习成绩,是考察孩子阶段性学习成功的技术指标,主要作用是显示孩子在某一阶段某一课程上的学习成果,帮助老师、家长、孩子自己发现孩子在课程学习上的不足,并努力改进。所以,我们将它当成一个技术性指标就好,没有必要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理性看待和谈论孩子的考试成绩 (1)多表扬,少批评 孩子汇报成绩时,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多表扬、少批评。哪一科成绩很好,就热情洋溢地表扬一下,哪一科成绩不好,就提醒他继续努力。 “妈妈,我数学99分。” “哦,好棒!” “爸爸,我语文88分。” “哦,好像不太好哦,下学期加把劲儿?” 孩子小学时,差不多这几句话就谈完了。现在大儿上了初中,学校会有比较多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谈论成绩时会更详细、更严肃些,但基本上还是先表扬完好的,再坐下来分析不够好的,不会好坏不分、搅和到一起。这样,两个孩子都能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持轻松态度,好坏都不会太在意、纠结。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29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