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来越坚韧了,因为从小培养了这种能力

更新时间:2023-02-09 01:23:07 阅读: 评论:0

-->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玻璃心”的孩子,即使面对一些轻微的挫折,他们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今年9月,一名9岁的男孩,因在学校出现听写错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放学后,该男孩回到家中,径直跑到6楼楼顶,并于楼顶自杀身亡。 还有一位10岁男童,因为妈妈只带了姐姐外出逛街,心里不平衡,于是带着年幼的弟弟离家出走。 而在我们身边,孩子遇到挫折之后轻言放弃,上兴趣班半途而废,生活中遇到事情总喜欢向家人求助,而不愿自己动手尝试,不愿意去挑战有难度的新鲜事物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孩子似乎依然充满了无力感和挫败感。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能够唤起孩子对自我的信任,激发起孩子的韧性的,除了自主的意愿得到舒展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拥有不断克服困难的能力。 很多经不起挫折、“玻璃心”的孩子,缺乏的就是这种相信。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它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预判。 我们会看到有一些孩子,他们主动为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对此跃跃欲试,达成目标之后,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而即使没有达成目标,他们也会坚持不懈地想其他办法。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面对失败时,一般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对。 这样的孩子,往往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说,自我效能感决定了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付出和坚持的程度。 影响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29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坚韧   能力   孩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