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孩子考后心理调适父母有责

更新时间:2023-02-09 01:04:13 阅读: 评论:0

-->

经过焦灼的等待,2011年高考成绩昨日终于放榜。成绩不错、能上理想大学的考生自然皆大欢喜,但对于成绩达不到期望或者落榜的考生,有可能会面临心理上的艰难状态。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秋英认为,此时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同承担,关注并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做好下一步的人生规划。

处理情绪问题:像朋友一样坐在一起

王秋英认为,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家庭,如果对这一结果不能接受,这段时间就会成为家长和孩子心理冲突特别集中的时期,并可能导致原来家庭里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在这时集中爆发,因为以前有问题的时候,家长会抱着“等你考完再说”的态度,孩子也会把问题掩盖起来。

她告诉记者,如果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不是很高,现在问题集中爆发时,容易导致全面的自我否定,产生强烈的自我冲突。往年放榜之后,都有孩子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如自残、攻击他人、自闭等。这些情况需要学校的帮助,但家长更应该加以关注。

家长和孩子要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虽然算是一个挫折,但挫折是每个孩子迟早要在人生中经历到的东西。有了这样的认识,心态就容易平和,从而接受并正视现实。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没考好而自己不愿出门,或不好意思见人,王秋英认为,虽然家长的心情也很难受,但作为富有人生阅历的成年人,孩子的父母这时需要对孩子加以鼓励、宽慰。“与其责备,不如与孩子共同承担。责备孩子,孩子会觉得全是我的错;共同承担,孩子会觉得,自己最痛苦的时候,父母是与自己站在一起的。”

如果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那就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坐在一起。王秋英还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避免孩子出现自闭。“根据我多年的咨询经验,青少年往往因一个事件的引发而不再出门,整天在家里打游戏,甚至导致网瘾,时间长了以后,有些孩子再也走不出家门了,社会功能萎缩得厉害。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让孩子有事可做、与社会打交道,有助于加快孩子的心理康复。”

做好人生规划:

避免对未来的茫然

除了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外,家长还要与孩子一起做好人生规划。王秋英指出:“过去有个误区,只关注孩子的情绪好不好,孩子没有极端行为就以为没事,而未能看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孩子对未来的茫然,觉得人生路走不通,甚至觉得是死胡同。”

不管考得好不好,高考结束,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没有考好的孩子,此时面临一个选择:是复读,还是去读并非心目中理想的学校?选择不是盲目做出的,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很大,它意味着要有一个规划:路向哪里走?

“现在的孩子看上去似乎早熟、对社会了解不少,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其实多是想象出来、看媒体新闻或者听大人讲的,但想象的与自己的接触并非一回事。他们大多很单纯,社会性成长非常缺乏,会认为没考上大学就完蛋了、没有未来了,这是非理性思维的体现。如果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比较充分,康复就会稍快些,因为这条路绊了一下,并不意味着别的路就堵死了。”

所以面临选择时,家长要有一个适当的态度:读还是不读?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规划,共同承担,因为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这一条不行,还有其它更多的路可走,而且未必会很差很坏。

“帮孩子走上通往社会的路,是帮孩子情绪恢复的主要途径。”王秋英说,孩子有明显情绪问题容易发现,但不太容易发现的是:孩子也选择了去上并非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但情绪一直没有处理好,导致大学上得很不情愿,不愉快的心态延续了四年。

因此,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未来的道路,一起聊聊以后成功的方式,拉孩子出去运动、做义工,都是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会逐渐减轻茫然感,找寻到人生目标。

王秋英还指出,其实就是考上理想大学的孩子,也需要有个规划。往年不少同学考上大学后就拉帮结派外出旅游、疯狂K歌,但他们也要想一想这个问题:我拿什么上大学?并不是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去了。有的孩子以为上完大学毕业的时候社会就要接纳我、就要给我一份工作,其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对于18岁的孩子,融入并了解一下社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会更有帮助。

填报志愿时,家长应提供足够资讯

报考志愿时,父母和孩子之间可能面临一些冲突:家长很想让孩子学某个专业,可是孩子不愿意。王秋英认为,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够的信息,把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孩子。

她说,这是过去往往被忽略的,孩子的确不像成年人那样见多识广,但选择权其实应交给孩子。“我以前做咨询时,发现有些家长很着急:为什么孩子要学这个?学这个以后要走弯路、成功的代价大,孩子应该像家长想的那样发展。我就问他们:你觉得你的人生道路很完美吗?没有缺憾吗?你希望你的孩子重复你的人生吗?最后他们发现,家长要孩子去的地方,是家长自己做梦也做不到的地方。”

因此,对于孩子的选择,家长要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包括对一些价值的澄清,也要让孩子来讨论。孩子选择学校、专业时,实际是选一种生活方式,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里是有价值判断的。有些孩子想选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社会价值大的,或者相反,追逐热门而忽视自身兴趣,这时家长就要作出澄清:你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结果?如果能,那就OK。

事实上,孩子在做选择时,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王秋英指出,如果希望孩子做出认真负责的决定,家长就要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资讯。

她举了一例。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位家长的女儿选择了遗传学专业,而不是这位家长希望的金融,她大学毕业时,正是金融专业很火的时候,而遗传学专业很冷门,找工作面较窄,女儿抱怨父母没给自己选个好专业,这位家长郁闷地说,是你自己选的呀,我们的话你不听,女儿说,那你们当时应该阻止我选这个专业呀!让父母哭笑不得。

王秋英认为,这位家长和孩子在选择志愿的过程中,缺乏重要的一块:没有足够的资讯。填报志愿时需要哪些资讯?比如学校的情况、专业课的师资力量、专业的前景、近3年不同大学的毕业生的薪水排名、不同专业的薪水排名等,把它们一一列出。选专业时还要考虑到:当时很热门的,几年后未必热门。

孩子在选择专业时,那些专业名称就是一个个抽象的词语,并不了解它们到底是什么。王秋英建议,这时家长要做细,把几个意向的大学课程全打印出来,让孩子有充分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出充分的选择。这些都是有用的资讯,并且要足够多。实在不行,去人才大市场看看,也能获得对专业的一些感性认识。王秋英认为,这个工作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做,不仅可以化解家长和孩子之间因填报志愿意见不一而引起的冲突,也可让孩子真正走出自主人生的一大步。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0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0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父母   孩子   心理   专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