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爱心父母”突破20万

更新时间:2023-02-09 00:41:42 阅读: 评论:0

-->

“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来接送,爸爸你可以到学校来接我一次吗?”

“不如我来参加你的家长会吧!”听到“爸爸”的这个回答,来自肇庆市端州区的小女孩英儿欣喜若狂,她终于不用被其他小朋友说“没爸爸”了。

“爸爸”哈英敏与“女儿”英儿的父女情缘缘于广东省妇联组织的“爱心父母与困境儿童帮扶结队”活动。三年以来,在南粤大地上,共有15万名爱心父母以不同的帮扶形式参与,帮扶困境儿童25万名。今年“六一”儿童节前,省妇联成立了“爱心父母大联盟”,在短短一周内,又新增“爱心父母”4万多人,如今广东省“爱心父母”已突破20万。

“爱心父母”以助学、助困、助教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很讲究方法。爱心父亲哈英敏和徐大章都强调,对这些困境儿童的帮助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真正的帮扶是精神上对他们的支持。

爱心父亲哈英敏:

“女儿”家长会一次不落

3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哈英敏的三口之家增添了一名新成员。在省妇联组织的爱心父母与困境儿童帮扶结对仪式上,来自肇庆市端州区的8岁小女孩英儿(化名)将花环戴在了他的脖子上,一段父女情缘由此展开。日前,参加“爱心父母大联盟”的哈英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初次见面“女儿”很抗拒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跟英儿见面的情景。”哈英敏说:“英儿看到我后第一反应是抗拒,一见我靠近就躲开,甚至害羞地钻到了桌子底下。”

英儿回到肇庆后,父女俩开始了书信交流,孩子的信一开始总写得很短。

慢慢地,英儿的来信越来越长,说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英儿写信说,她的同桌老是欺负她。哈英敏马上跟她的班主任联系,并建议帮英儿换个位子。老师很快就帮英儿换了位子。

英儿非常开心。“其实,我能感觉到,她并不是为换了位子而开心。”哈英敏说,“她其实是为终于有人为她‘出头’了而开心,她从小生活在别人的歧视中,这种感觉一定给她带来了某种安全感。”

2008年夏天,一天英儿给哈英敏打来电话说:“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来接送,爸爸,你可以到学校来接我一次吗?”

重新找回有爸爸的感觉

哈英敏知道,从小就被小朋友骂“没爸爸”的英儿对于父爱的渴望。他告诉她:“从广州赶到肇庆接她一次没什么意思,不如我来参加你的家长会吧。”英儿听后欣喜若狂。

参加家长会的那天,果然有好多学生聚集在窗口“围观”他这个“爸爸”。开完家长会,英儿还拖着哈英敏的手来到老师跟前,骄傲地说:老师,这是我爸爸!哈英敏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被她触动了。他从此决定,要参加英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也有人问我,花一天的时间,去开两个小时的家长会到底值不值得?”哈英敏说,“可是,我觉得,如果我能让她重新找到一种有父亲的感觉,就是值得。”

爱心爸爸徐大章:

凭一己之力助养两代弃婴

广东省档案局局长徐大章,则一人助养了两代弃婴。“其实我也是被她们的故事所感动,才开始了助养计划,现在两个孩子读书成绩都很好,一个上初中二年级,另一个刚刚小学毕业,我们常打电话,有时她们也会写信给我。”徐大章乐呵呵地说。

徐大章告诉记者,他助养的是非常特别的“三口之家”:一个老婆婆和两个弃婴。她们住在韶关南雄,老婆婆叫邓玉莲,已经将近80岁,两个孩子大的18岁,小的16岁,分别取名丽丽、莎莎。丽丽、莎莎是邓婆婆1993年和1995年在北江收养的两名弃婴。由于居无定所的走船生活无法养育婴儿,举目无亲的邓婆婆后来背着女婴来到南雄,靠捡垃圾和做小工来养活两个孩子。邓婆婆本身也是一名弃婴,是被北江边的好心船民收养带大的。

“最初是通过报纸看到邓婆婆的事迹的,看了以后很感动,马上委托当地档案部门的同事帮忙调查。后来我也到南雄去看了,老太太很有爱心,两个孩子对老太太也很有感情。按理说,孩子完全可以去孤儿院,不用每天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但是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刚开始时她们的条件很差,常常睡在街上,后来又住在猪圈改造的房子里,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终于住上了经济适用房。”

确定助养计划后,徐大章每年固定给两个孩子和老太太资助五六千元,自己没时间到南雄的时候,会委托当地档案局定期去看他们。

“前年我带丽丽和莎莎到广州玩,带她们去了越秀公园、黄埔军校、广州大学城、珠江夜游、鳄鱼公园、长隆国际大马戏和省档案馆等等。其实就是想让她们多看看城市,我也常常跟她们说,读书才是摆脱贫困的方法。”

“爱心父母”经验谈

不要怀着怜悯之心去助养

哈英敏说,现在很多“爱心父母”都是觉得孩子可怜才去帮助他们,因此,在为孩子提供帮助时,无形中带着一种优越感。“有这种心态的人,最好不要去当‘爱心父母’。”他说,“处在困境中的孩子很敏感,很容易感受到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太多的物质帮助是鸦片

其次,对困境儿童,精神上的帮助远远重要过物质的帮助。对有的孩子来说,太多的物质帮助是鸦片。如果家境过于富裕,不要把帮扶对象带到自己家中生活,“那样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选择帮扶对象女孩优先

“如果是在同等条件下,在男孩与女孩之间,我会优先选择女孩帮扶。”哈英敏说,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先帮扶女孩。“因为女孩将来都要做母亲的,而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们会影响下一代人。”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4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9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东   爱心   父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