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要走入校园的课程
去年,要求走进校园的是集体舞;今年,北京要求走进校园的是京剧,郑州要求走进校园的是少林拳。虽然推广不等于强制,要求与实践还有一段距离,去年,真正舞起来的校园并不多,今年,北京、郑州也只在个别学校搞试点;但这一切,代表了一种趋势,它不仅反映了校园文化有待丰富的现实,也传达了传统文化亟需传承的迫切,此外呢,更强烈地表明:中小学生需要舞起来、唱起来、动起来……
学校需要能在课桌前稳坐的学生,现代化需要潜身实验室、图书馆的学子,各行各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表现为整体学历水平的提升,这都是无可争议的常识,要真正做到这一步,还有亟待努力的地方。但如果学生真在课桌前稳坐了,实验室、图书馆真能留得住学生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真的整体提升了,结果又会如何呢?去年北京在高考(Q吧)体检中发现,高三学生近视眼超六成,肥胖比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公务员考试,无疑成为真正的“国考”,近百人乃至数百人竞争一个职位,已属常事。
于是,就有了笔者亲见令人感慨的两个极端:一方面,一个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奋力竞争的是乡镇公务员职务,一个现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Q吧) 在面试中竭力陈述的是有志于基层司法员工作;另一方面,有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寒假要完成的语文作业,竟然包括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要作笔记,完成五篇日记,抄写40面的小字……临到要开学报名了,才发现作业没完成,元宵节晚上,被性急的母亲痛打一顿。
这两个极端的现象,早已相当普遍。对个体而言,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态度,固然值得尊重;但当几乎整整两代人,都普遍陷入一个投入不抵回报的怪圈,是不是还该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舞不敢舞、唱不敢唱、动不敢动的境地,实在是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中小学生厌学,厌恶到恶搞儿童歌曲,巴不得学校被炸掉,厌恶到期盼台风能在学校登陆,把教学楼掀翻……虽属玩笑,情绪可知。如果到大学毕业时的二十多岁,都是舞不敢舞、唱不敢唱、动不敢动的,剩下来的人生也就很可怜了。要讲科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讲幸福指数,青少年的幸福,肯定是最重要的幸福。
虽然跳校园集体舞要规避早恋之虞,学京剧要防范“样板戏”遗害后代,练少林拳要杜绝动不动就来个“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从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我以为,对集体舞、京剧与少林拳的走进校园,都该有一种乐观其成的态度。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4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8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