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青少年网瘾专家 陶宏开
正当中、小学放寒假之际,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了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为14.1%,总人数约高达2,400余万!这给本已忧心忡忡的家长们更添一份愁——就怕孩子在寒假期间上网成瘾。老话说:越怕越有鬼。“怕”不仅无用,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希望家长们放松心态,加强学习,探寻孩子网瘾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人类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网络时代,不懂得电脑和网络的孩子是不可能与时俱进的。虽然当前青少年网瘾现象普遍而严重,但家长们绝不能因噎废食地阻止孩子接触电脑、网络,而是要首先自己学会如何运用电脑和网络,身体力行地科学上网,以便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实际上,绝大多数网瘾青少年在小学三、四年级就玩网络游戏了。当前的小学生们基本上都早就有了上网的经历,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存在着轻度网瘾或网瘾倾向。这些孩子到了中学后情况会更为严重,初中阶段通常是他们网瘾的形成期,高中则是网瘾恶化的高发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对于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一定要以预防和疏导为主,管理和治疗为辅。
据统计,90%左右的小学生玩过网络游戏,80%以上的孩子在9岁前就开始上网,其中有不少在学龄前,甚至一、二岁时就已经接触网络。因此,早期家庭教育是预防孩子网瘾的关键。现代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大脑中最先工作的部分是管理记忆的海马区。此即表明,任何事物对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
在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决定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作为信息时代小学生的父母,必须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电脑和网络主要是学习、工作和交流的工具,而不只是打游戏的玩具。趁此寒假期间,家长们要积极主动地安排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上网查询资料、收发邮件等。同时,最好是在电脑上安装屏蔽过滤软件,尽量避免孩子受不良信息和有害游戏的侵蚀。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指导小学生玩盒子世界等比较健康的少年儿童游戏。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条件,培养孩子正确利用电脑和网络的良好习惯。
至于现在的中学生们,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男孩子都喜欢玩打怪升级的网络游戏,女孩子有相当一部分热衷于网上交友聊天,而且他们早就计划在寒假中好好地在网上放松一下,大玩一通。对此,家长最好不要简单地禁止,也不要被动害怕,而应主动“出击”——寻找适当时机与孩子进行认真的沟通商量,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寒假计划:
1.结合当前社会上严重的网瘾现状,开诚布公地和孩子探讨如何健康上网的问题,支持他们加强学习电脑和网络的科技知识,主要从运用方面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如网页制作、动漫设计等。尽量劝导他们理解并遵守国家“未成年人不许进网吧”的条例规定,有计划地在家里上网,或帮助他们组织学习小组,在网上商讨寒假作业和交流信息,适当玩相对健康的网络游戏等。
2.千万不能把寒假搞成应试教育的延续,要合理安排时间,规划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诸如: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文化娱乐、体能锻炼、音乐晚会、体育比赛;回故乡探亲访友增进亲情,外出观光旅游开阔眼界;参观博物馆拓展见识,到图书馆借阅名著、传记;还可以放手让孩子参加一些社区工作、义务劳动和社会实践,让他们做与自己年龄相应的家务劳动等。使孩子能劳逸结合,感受多方面生活与工作的乐趣,提高独立动手的能力,由此启发他们正确认识实际生活与自身价值,增强其思辨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耐磨能力及自我平衡能力,以促使孩子们从成人、成材到走向成功。
3.改变环境,带或送孩子去老家、或比较懂教育的亲戚、朋友家住一段时间,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适应外地的条件,学会与他人交流,同时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做一些上面提到的各种活动。
4.加强学习,当前越来越多的方面在关注着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已经有不少相关的书籍、光碟、资料、电视节目等,家长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学习,以了解并掌握引导孩子戒除网瘾的信息与有效方法。如可能,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沟通,共同探讨。
5.组织起来,成立家庭交流中心,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倾诉、交流,相互帮助,易子而教,办家长电脑、网络班,亲子互动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在网上交谈,进一步增加相互的理解,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此外,不少家长早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上网成瘾,想利用寒假让孩子把网瘾戒除掉。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注意的是,切忌随便指责孩子有网瘾,那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常常会激化矛盾。为了帮助家长们理解什么是网瘾,并如何指导孩子走出误区,我们根据多年来的调查研究,把网瘾的基本标准、形成的原因,以及戒除的正确方法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众所周知,这里的“网”就是指互联网,或称网络。“瘾”则是指人对某种事物过度依赖,即令产生了不良后果还继续沉迷其中的一种表现。“网瘾”就是指某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因为被不良网络文化(主要是有害的网络游戏)所吸引,日益失去理性地上网,脱离正常生活与学习的轨道,甚至因此堕落、犯罪的一种社会问题。为了便于早期预防与对症治疗,我们把上网成瘾后的非理性表现程度分为十个级别:
1.在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时段里偶尔上网玩玩,但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上网次数增多,或时间逐渐加长,但在感觉到对学习或工作有所影响后,自己还能控制得住;
3.对上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开始有点失控了,虽在家长或老师的教育下有所改进,但已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4.不自觉地依恋上网,对家长的劝说产生反感情绪,对老师的批评抵触不满,但在外界的压力之下,还能继续学习或工作;
5.找借口瞒着家长、老师去上网,常常不完成作业,晚上或周末开始泡吧,在经过心理辅导和批评帮助后,勉强有所认识和暂时的收敛;
6.一离开网吧或不上网就烦躁不安,常常见不着人,出现厌学情绪,找借口旷课,省下吃饭的钱去网吧,在家里不与父母沟通,在学校里欺骗老师;
7.公开表示对上网的浓厚兴趣,把任何人的劝导、帮助都当作耳边风;常与父母或老师发生冲突;编造理由要钱、借钱、骗钱,把学习或工作不当回事;
8.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上网成为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长时间地逃学,通宵达旦地打游戏,在网吧里彻夜不归、连日不回,出现暴力倾向,摔打、毁坏东西,偷家里的钱;
9.完全放弃学习、工作,不计后果地天天上网、泡网吧;对试图帮助干预的父母非骂即打,暴力逼钱,离家出走,对家人毫无亲情,强行向他人要钱、骗钱,甚至有小偷小摸的恶性行为;
10.为了上网,失去理性地走上犯罪道路,或猝死、甚至自残自杀。
实践表明,不能简单地用上网时间的长短作为判断网瘾的标准。很多专业人员长期接连数小时地应用电脑和网络,只要能够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那就不是网瘾。当上网后出现了上述非理性表现,程度在五级以下的,属于网瘾倾向;5级以上就是网瘾:5—6级为轻度, 7—8级为中度,9—10级为重度。
必须指出的是,网瘾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非理性表现,而不是精神疾病。网瘾主要是错误认知所导致的,精神病是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出了问题而造成的。两者最明显的不同是:精神病患者往往是毫无理由、没有具体目标地胡作非为,不可能专注地做某一件事;而网瘾者有明确的行为目的——要天天、长时间、聚精会神地上网,他们欺骗、偷盗、抢劫是为了上网的费用。正因为此,精神病患者犯了法,甚至伤害或打死他人都不必负法律责任,而网瘾青少年犯了罪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要想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首先要了解他们上网成瘾的原因。 通过五年多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关键原因在于教育不当。首先,因为家庭教育中的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和过度期望,导致孩子思辨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比较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其二,学校重教书、轻育人,应试教学的枯燥与高压,使得部分学生厌学而投向网络的虚拟世界。第三,不健康社会文化的反向教育,特别是暴力色情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巨大的诱惑力与吸引力,使得他们不知不觉地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
当然,电影、电视和小说也对某些人产生影响,但情况远不如网瘾这么普遍而严重,主要是因为网络游戏有着其它文化娱乐方式所不具备的三个特性:
其一,主动性——电影、电视和小说有其既定性,观众和读者不可能掌控或改变其情节与结局,只能被动地欣赏和接受。网络游戏却给予玩家参与其中的主动性,玩家能任意操控游戏的进程与结果。这种主动性让孩子在游戏中斩妖杀怪、称王称霸、为所欲为。在那虚幻的游乐场中,没有父母的说教和考试的压力,只要不停地敲击键盘便能梦想成真!这就是网络游戏能让青少年沉迷其中的主动性,同时也是导致他们荒废学业并进而走向沉沦的诱因。
其二,无限性——传统上的影视、打球、唱歌或下棋等娱乐方式,一般两、三个小时就结束。但网络游戏却是数月以至几年都打不完的,游戏里有几十、数百的级别、副本、职业、装备及宝物等,而且级别越高越难打,威力更大的宝物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到手。长期浸泡在这种娱乐之中,玩家们心理思维模式日渐被固化,身不由己地在网瘾泥潭中越陷越深。
第三,控制性——在暴利的召唤下,游戏商越来越多,各色网络游戏产品逐年激增。为了竞争玩家的眼球,游戏商挖空心思地在游戏设计中增加更具吸引力的挑逗情节、迷幻场景、顶级装备、极品宝物、赌博机制等。玩家必须长时间地盯守在电脑旁,以防账号被盗,装备被贬值,自己的角色可能被杀死等等。年少气盛的孩子们成天到晚地泡在游戏里,保战果拼升级,寻找机会杀死他人以抢劫其金币和宝物等。不知不觉间,其网瘾就从轻度恶化为中度、重度。
随着网瘾青少年的日益增多,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戒网瘾机构应运而生。令人担忧的是,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采用强制性的关押禁闭、打针吃药、暴力训练,打骂体罚,甚至电疗电击,逼迫青少年就范“戒”瘾。其结果非但“疗效”极差,还会对青少年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二次伤害。
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找到青少年上网成瘾后所产生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化解矛盾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大量实践表明,网瘾青少年都深陷以下三大矛盾:
1.与家庭的矛盾——孩子沉迷于网络,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们的家人。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对网瘾孩子轻则批评警告,重则打骂围堵。但尽管用了千方百计,却常常事与愿违,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形成梦魇般的恶性循环。
2.与学习的矛盾——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最明显的标示就是无心向学,成绩下滑。面临升学率压力的老师先是告诫责备、讥讽惩罚,再通知家长配合管教施压。到头来只是激化矛盾,往往以退学告终,孩子更肆无忌惮地投身网吧。
3.与自己的矛盾——很多网瘾青少年给我们来信和电话,倾诉其内心的困顿。他们明知继续玩下去会使父母绝望并自毁前程,渴望早日克服网瘾重返校园,却又走不出那迷魂阵。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苦闷得不到解决,还受到外界更多、更大的压力,有的就破罐破摔、自甘沉沦,有的竟然自残自杀、悲剧结局。
针对这些矛盾,主要应该采取心理沟通、行为矫正和环境改进的方法。从家庭治疗、亲子互动开始,家长要先深刻反省: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自己不当的家教方法上。父母必须改进自己,学会与孩子做朋友,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方能在代沟上架起交流的桥梁,迈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在后续的沟通中,引导孩子认知网瘾形成的三大原因,缓解他原存的心理压力,使之感到自己不是坏孩子,更不是精神病,而是客观不良因素的受害者。再加上父母改进的感召,心灵交流的触动,激发他们心中向上的潜能,学会理性地选择人生,从而在外因的推动下自觉地摆脱网瘾的桎梏。戒除网瘾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一个点,而是一个科学分析、知性引导、触动灵魂、自我教育的过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网瘾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就不可能是速战速决,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们可以充分利用寒假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一难题,对照上述分析与方法,从缓解家庭矛盾开始,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参加相关的亲子交流活动,一步步地走进孩子的心里,不但可以化解亲子隔阂,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新春佳节和温馨的寒假。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8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