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金钱激励孩子勤劳,方法可行,但要慎用并把握好度 前天下午,南岸区崔家兰的女儿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借钱给我,我要买辆小车。等我长大了,我会用劳动挣的钱还你。”崔家兰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 女儿:向妈妈“借钱买车” 女儿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请求?经询问,女儿说出实情。 崔家兰家住弹子石惠工村社区,9岁的女儿在弹子石小学读书。前日下午,下小雨,女儿考试完后出校门,与班上同学到路边等公交车回家,几个人冷得直打哆嗦。此时,同学小胖刚出校门,被他父亲开小车接走,让女儿和几位同学羡慕不已。回家后,女儿开口就向崔家兰“借钱”,说要买车。 女儿哭诉,小胖在班上成绩最差,因家里有钱,每天上学由父亲开车接送。自己成绩虽好,每天却要挤公交车…… 妈妈:拿钱奖励女儿做家务 崔家兰在解放碑金鹰女人街做服装生意,一直信奉“要勤劳肯干,愿望才能实现”的人生格言。 为让女儿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女儿5岁时,她将家务标出价格:洗个碗5毛、叠次被子1元、扫次地1元、洗次袜子5毛……女儿每做完一样,她立即付钱,以此激励娃娃。 女儿拿着做家务换来的钱后,喜欢去买自己喜欢的食品、玩具等。女儿7岁时,在玩具店看见一辆价值100多元的摇控车,哭闹着要崔家兰买。未达目的后,女儿第一次向崔家兰“借”钱,并称假期做家务抵“债”。那个假期,女儿信守承诺,天天洗碗扫地,直到把钱凑齐。此后,女儿以此方式,买了好几样价格不菲的玩具。 这样的结果,让崔家兰颇为自得。她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很成功,便经常向同行和好友推荐。“没想到,她胃口越来越大,竟向我借钱买车。” 惠工村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玉兰说,她曾提醒过崔家兰,用金钱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但崔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法“不错”。听说崔的女儿要“借”钱买车,陈玉兰觉得“这就是金钱教育的直接结果”。 女儿要“借”钱买车,也让崔家兰觉得是金钱教育的误导。昨日,她打进本报热线,希望热心读者能为她支招:“用什么方法教育娃娃最好?” 金钱激励孩子没什么不好,能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标价让孩子洗碗、扫地、叠被子,能让孩子明白,想得到就要靠劳动换取。孩子拿报酬,是对其劳动的认可和肯定,可杜绝孩子动辄向父母伸手和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孩子用劳动换取零用钱,生存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比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学毕业了还不会洗衣煮饭的娃娃,好得太多。 让孩子洗碗、扫地、叠被子等,养好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不应该用金钱来刺激。否则,会让孩子养成事事讲钱,不见钱不办事的坏习惯。如果孩子成人后,办啥事都用金钱衡量,就会成为办事收礼、批条吃回扣等腐败行为的孳生源。 除了金钱激励,还有其它更健康、合适的方式,比如精神鼓励:完成一项家务奖励一次游玩机会等。 用金钱激励孩子养成勤劳习惯,方法可行,但要慎用,要把握好度。 孩子因年龄小,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低,要求家长循循善诱,在培养孩子学会用劳动挣钱的同时,更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崔家兰“借”钱满足孩子对物质的愿望,再让孩子打工还钱的消费观念,应及时扭转。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条件,让孩子先学会挣钱,再学会怎么管钱,最后学会如何花钱。
论坛链接: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55148&extra=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7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