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教:舒乙——别踩痛父亲的影子

更新时间:2023-02-09 00:37:09 阅读: 评论:0

-->

舒乙,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之子,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至2004年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中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传记《老舍》、散文集《我的风筝》、《梦和泪》、《小绿棍》、《父亲最后的两天》、《我的第一眼》以及研究论文和回忆文集《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

1.父与子:第一眼和最后一眼

1966年8月24日,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平常的一天;太平湖,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平常的地名。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四人帮“的迫害,投太平湖自尽!

为了抗争,为了捍卫人格尊严,老舍先生愤然跳进了北京太平湖。文化界把老舍之死与屈原投江相提并论,认为是“文革“历史上最具英雄主义气概的抗争行为之一。

父亲的死给舒乙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他在回忆的文章中写道:

“那一夜(老舍投湖自尽那晚),我不知道在椅子上坐了多久,天早就黑了,周围是漆黑一团。公园里没有路灯,天上没有月亮和星星。整个公园里,大概就剩我们父子二人,一死一活。天下起雨来,是蒙蒙细雨,我没动。时间长了,顺着我的脸流下来的是雨水,是泪水,我分不清。我爱这雨,它使我不必掩盖我的泪。我爱这雨,它能陪着我哭,我只是感到有点冷。““我摸了父亲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他。“

或许在那个时候,舒乙想起了父亲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2.舒乙:半路“出家“

舒乙从苏联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林业化学研究部门从事研究工作。

“文革“结束后,老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重点研究的对象。但在老舍67年的生命里,由于各方面原因,不为外界所知的“空白“竟占了30多年。

填补父亲留下的历史“空白“,自然是做儿子的义不容辞的责任。1978年,舒乙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老舍的童年》,解开了老舍研究问题上的一些谜团。

命运确实会开玩笑,竟让这位文豪之子在埋首实验室搞了半辈子林业化学研究后,43岁时才被“拉“进现代文学的殿堂,开始文学写作。他的这篇《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舒乙从此走上创作之路,陆续出版了11本著作,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和老舍研究专家。

1984年,当时舒乙49岁,开始筹建现代文学馆,从1985年旧馆开馆、1999年新馆落成、2002年新馆开馆,舒乙一直都是这项工作的实际主持者。一直到2004年卸任,舒乙为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舒乙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当上了作家!

3.老舍:希望儿子去当车夫

老舍先生生前不支持儿子当作家,他说:“我要是有个儿子,就让他去当车夫,去拉拉车把。“他觉得当作家第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第二要有文字功底。他认为舒乙是学工科的,文字功底肯定不好。第三个原因他认为舒乙不是天才,当作家必须是一个天才才可以。

但是舒乙用事实证明,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王朔曾说舒乙“只会吃老子“,舒乙对这种不严肃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说:“一个人靠吃父辈的饭,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站住脚的。他可以蒙一两个人,但是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刚刚开始可能还可以,但是时间长了就不行了,我对自己长时间踏实的创作有信心。“

舒乙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勤奋和天赋以外,跟他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

4.老舍先生的“家庭教育“

现在讲一些老舍先生对待孩子的观点和态度,也许你会觉得他很西化。

老舍先生对子女的学习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从未过问孩子的成绩,也没辅导过孩子功课。他表示赞同的,在当时的舒乙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舒乙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

他很爱带舒乙去拜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舒乙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舒乙的手,也不和舒乙说话。

舒乙回忆说:“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舒乙15岁时,已经是个初三学生,老舍先生就把舒乙当成大人了,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舒乙,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常常和舒乙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

5.舒乙:“夹着尾巴做人“

当记者问舒乙“在你这么多的名头里,听到最多的还是‘这是老舍先生的儿子‘“时,舒乙承认:“父亲是大作家,母亲是画家,当老舍的儿子有种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动力,常提醒自己再努力一些,要夹着尾巴做人。而且,因为有这么多的人都喜欢老舍先生,我为此而感到很骄傲。“

老舍先生和舒乙,这对父子是惟一的,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无数对父子中的一对。

每个孩子的成长,刚开始总会笼罩在父母的影子下。但是我们需要走出父母的影子,当我们真正长大了,总有一天会穿过父母影子的荫蔽,让风雨无遮无拦地拍打在我们的身上。

当我们回望的时候,我们不想踩痛父母的影子,因为它曾带给我们方向和安全,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感恩。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7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教   影子   父亲   名人   舒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