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也需要智慧

更新时间:2023-02-09 00:36:58 阅读: 评论:0

-->

在人们的印象中,“哄”就是“说假话”,就是“骗人”。所以,“哄” 人的人便是不讨人喜欢的。

但是,“哄”也有另外一个意思:“用言语或行动使人欢喜。”从这个意义上说,“哄” 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哄” 孩子的。换句话说,我们通常会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喜欢,让孩子满意,让孩子开心。这样,孩子就喜欢与我们交谈,进而他就能喜欢学习,就能更好地发现自我、树立自信,积极而持续地发挥自身优势,朝着他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取得成功。

有一个孩子出生时脸上有一块巨大丑陋的胎记。那紫红色的胎记从左侧眼角一直延伸到嘴唇,好像有人在他脸上竖着划了一刀,面目狰狞吓人。在他懂事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儿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我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上帝给了你特殊的才能,还让天使给你做了记号。你脸上的标志就是天使吻过的痕迹,天使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找到你。当看到你和别的婴儿一起睡在婴儿室时,我立刻知道,你是我的!”由于父亲经常跟他这样“哄”他,所以,他不仅不为自己的面目感到自卑,反而对自己的好运气深信不疑,甚至为那些脸上没有红色“吻痕”的孩子难过。当陌生人见到他感到惊讶时,他还以为是出于羡慕呢。于是,他更加积极努力,生怕浪费上帝给予他的特殊才能。长大后,他成了一位友善、幽默、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经常参加演讲。凡是与他打交道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

还有一个孩子喜欢拉小提琴,但拉得不怎么好。他在家练琴时,他的父母说:“你拉的琴,我们听起来,你好像是在锯床腿。”小孩从此再也不在家中拉,就到野外的树林中去练了。一次,一位在树林中锻炼的老太太告诉他:“我是一个聋子,听不见你拉琴的声音,但从你拉琴的样子看,我觉得你拉得好,声音一定很好听。”以后,小孩就经常去树林中拉琴,老太太就经常赞扬他,于是他进步很快。后来,小孩在家拉琴时,琴声优美,他的父母也赞扬他了。一天,他正在拉琴,老太太来了,并告诉他,她其实不是一个聋子,而是一个器乐家。从此,小孩子拉琴的积极性更高了,他长大后在拉琴上也就有了很高的造诣。

可见,高明的“ 哄”是一种教育智慧。它是悦纳,是肯定,能消除人的自卑,调整人的心态,让人自信乐观地生活;它是赞扬,是鼓励,它能让人看到希望,看到进步,增强信心,增添干劲。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作为教育智慧的“哄”,说到底,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这种“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和活动的自觉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所以,与孩子打交道,我们必须修炼“哄”孩子的智慧——尊重孩子的人格,体验孩子的处境,谅解的孩子幼稚,呵护孩子的童心,肯定孩子的判断,使孩子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进而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7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智慧   孩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