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发现在孩子学业起步阶段始终要“陪读”;老师则感到由于学生学前教育层次的不同,需要多花工夫备课;而学生却感到自己是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包围下进行学习。那么小学低年级学习究竟有何高效“减负”办法?对此,记者特地采访了语文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童园实验小学校长徐根荣。
[关于识字]从无到有,无须急躁
究竟该不该在入学之前就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或者说,在识字教育提前化的今日,家长、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把哪些潜在的问题考虑在内呢?身为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的徐根荣对此颇有体会。
教材编写: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
“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也知道有部分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量,可是我们的起点还是从零开始。”徐老师如是说。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的那一刻,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有些学生可能掌握了会写自己名字的能力,有一些在幼儿园就学会了800个字。但是,无论水平多么参差不齐,教材始终是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规规矩矩、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如何用拼音念汉字、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等基本功。假使一个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学过这些,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就是重复学习夺取了童年嬉戏的时间。同时,当小学老师在教授一些看似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时,也会导致这类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分散注意力等恶果。显然,小学老师的讲课方式、内容与之前学生学习相似内容时一定有所不同。细微之处的思维方式、联想记忆等等都可能被学生忽略掉,进而影响了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因为,他会一直停留在过去自鸣得意的提前“学会”,未曾注意到按部就班的“学好”。
由于学前教育是为小学教育作准备,而非替代小学低年级学习,所以在细节上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例如,幼儿园的桌椅是以学生娱乐、玩玩具为目的制作的,不是为了写字。所以,在教授如何正确的写字姿势时,首先在硬件上就达不到要求。又如,幼儿园的课时安排很难系统化地将汉字笔画名称、笔画书写顺序完整告知学生,这都成为了造成将来学生停滞不前的潜伏因子。当其他学生从无到有地学习新知识时,这样的学生还需要多花时间去改正不留心沾上的坏习惯。
专家建议:多渠道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在急躁提升学生识字量同时,不知学生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悖论?识字的数量是一项填鸭式内容的衡量标准。当关注被投向这一方面,也即暗含着对全面教育的忽视。学前教育作为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唯一不排名次、不考试的阶段,也硬生生地被捆绑到整个体系中。学生提前感受到的不是能适应学习的方式、环境,而是形成了“学习等于压力和死板”的“坏印象”,将来对漫长求学路的态度可想而知。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蒙。启蒙不是灌输知识量、输入信息,而是培养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家长告知:如果想清楚地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必定是通过多渠道的学习。不单是课堂里老师教授的基本常识,还有自己课外多多的观察、留心。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因内心渴求发出“我要去学那些知识”,而不是老师教然后是“我学会了知识”。在外在动力与内心追求的力量对比上,自身渴求才是源源不断的。
[关于家教]家校相辅,扶后再放
每一个学生一周有5天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相处,对于刚进入小学这样一个陌生环境的学生而言,如何塑造起一个令人感到亲切温暖的环境是诸多老师努力所在。徐根荣给了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教师: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做课堂外交流
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有助于破除学生对老师权威性的畏惧。当师生关系达到朋友的境地,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这样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可能积极尝试各种活动。
其次,对于才入学的学生要求可以慢慢提高,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负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时期,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些比较低、简单易达的要求,然后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材建议对新的汉字描2遍写3遍,如果学生被布置抄10遍甚至更多,其实质不过是机械的复制,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形成“不过是复制、不需要任何创新”的误解。老师还可以通过诸如五角星、优、课堂表扬的方式让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肯定。
建议家长:潜移默化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的言传身教必定在学生身上留下潜移默化的印记,家长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家中无论是做作业还是做一个玩具模型之类的娱乐,家长都可以借机帮助孩子学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些孩子喜欢做一会事情,就随便逛逛、吃吃零食,非常的懒散,很少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家长可以慢慢地增长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如说,先是规定一刻钟就坐在写字台前画一幅画,然后可以休息5分钟。而后,渐渐将时间延长,家长要做好监督工作。学校布置的作业在初级阶段,家长也应该关心孩子是否完成。这样,当做完作业这些基本的任务成为孩子每天的习惯,在将来家长也可以省心很多。
此外,家长也要注意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过早地将孩子带到各种饭局、聚会,尤其是周一到周五期间,这不仅造成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后复习时间、也对正常的休息产生不良影响。
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家长起到的是搀扶作用,当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家长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地走、跑,这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当然,家庭和学校随时沟通,才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64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