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博文中,我谈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此提出以下10条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
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什么时候?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动作要快等等。在小学阶段,则要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所以孩子的好习惯要尽早培养,不要等到孩子年龄大了,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再想着去改变,那就晚了。越小的孩子的行为越应该管束和规范,对越小的孩子的无理的行为越不能迁就。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不能制服孩子的对抗行为,那么孩子以后的每一次对抗,父母都不会获胜;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强迫孩子纠正不良习惯。假如父母无法让一个5岁的孩子拾起他的玩具,那么就不可能在孩子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进行任何有效的管教。
2、家庭成员要遵守同一规则。
家庭里要有一些全家人共同遵守的规范,这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影响。比如说,妈妈让孩子每天睡觉前要刷牙,孩子说:“我爸爸就不刷,我也不刷。”妈妈说:“别理你爸,他那人,不讲卫生,他不会刷的,他不刷咱刷。”这就很难让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
再比如有的家庭饭后不刷碗,都堆在洗菜池里,等下一次做饭时再刷,有时一堆就是几天。这样的家庭里,家长还要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孩子肯定也难以做到。不信你观察观察。
我提倡父母和孩子之间定一个契约性的东西,一家人互相监督,这实际上是把孩子作为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而不是靠别人来限制他、管制他,最终还是孩子自己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3、对孩子的要求要始终如一。
比如孩子喜欢睡懒觉,你说,不行,你必须按时起床,孩子哭,你就打他屁股,硬把他拉起来。过了一个星期天,孩子又睡懒觉了,你起拉他,他又哭,这时你想,算了吧,睡就睡吧。有些坏习惯的矫正,或者好习惯的养成,不能孩子一拗劲就算了,要求要始终如一。
4、对孩子的要求要用正面的说法。
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方面喜欢说“不”,如不许拖拉、不许啰嗦……其实,我们不如用正向的说法,用提倡性的、倡导性的说法,而不用限制性的、制止新的说法。有的家长还喜欢用威胁性语言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起床我就打断你的腿,你再挑食我就把你扔到山里喂老虎……这都是瞎说,毫无警示作用。你能把孩子扔到山里喂老虎吗?从小就这么吓唬他,等你真正想制止他某些行为的时候,你的话就一点作用也没有了
5、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要想改,这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
6、利用孩子的欲望来诱导孩子形成好习惯。
比如: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钟的作业儿子可以边玩边写磨蹭一个小时。催促一下写一点,不催促就又玩别的东西去了。这时,你就对儿子说:
“儿子,快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带你到下面去玩。”
“儿子,快点,今天晚上带你到桥头公园去滑冰。”
“儿子,赶快写完作业,今晚上爸爸陪你看一部好碟,叫《白色星球》,非常好看。”
“儿子,快写作业,爸爸今晚上陪你下棋。”……
由于兴趣的原因,儿子可能很高兴,赶快认真写作业,你也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儿子一写完作业,就带孩子玩。通过这个办法,一次、二次、三次……他可能快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地重复,最终会形成快速高效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再如,儿子老是晚睡晚起。有时到了晚上10点都不肯睡觉,早上又起不来。你就可以对儿子说:“儿子,你不是想打羽毛球吗?说实话,下午我实在抽不出时间陪你打球,你要真想打球,早上我可以陪你打球。”
由于儿子急于打羽毛球,儿子晚上可能睡觉早一点,第二天早上,你就高喊:“儿子,起床喽,打球去喽”。由于兴趣的驱使,儿子可能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高高兴兴跟你打球去了。就这样,打一段时间的球,儿子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可能就改掉了。
“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卡耐基的话有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愿意被硬性教育。如果父母动辄把孩子拉到身边,对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孩子肯定会烦的。
案例1:
女儿六年级了,特别喜欢上网。但父母严加限制,每周只允许上网1小时。除了上网,做别的事情都特别拖拉。天天晚上做作业拖时间,能拖到11点;洗脸拖时间,一个脸得洗一个小时。爸爸天天催,女儿天天拖。
于是,妈妈跟女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议:女儿必须保证每天晚上9点前做完作业、洗完脚,躺床上睡觉。女儿若能坚持一周,妈妈就允许女儿每周增加上网时间1个小时;女儿若能坚持两周,妈妈就允许女儿每周增加上网时间2个小时。女儿若晚上睡觉超过9点,每超过一次,妈妈就减少女儿上网时间20分钟。协议写好后,妈妈和女儿都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日期,每人保存一份。
协议生效以后,女儿一反常态,再不拖拖拉拉。每天晚上把饭前饭后的时间都用于做作业,一般在将近9点时就做完了。女儿每天晚上一看还有5分钟,就赶紧洗脸,4分钟洗完脸,就抓紧钻被窝了。一钻被窝就喊她妈:“妈妈,你看,还有一分钟呢,我可睡下了。”
女儿每天都在9点前喊妈妈来“检查验收”一次,天天这样。妈妈也严格执行协议,每周在星期天兑现女儿的上网时间。这样坚持了四五周,女儿拖拉的习惯基本上改变了。
孩子其实很简单,他做事情是凭一种欲望,家长完全可以通过满足他的看似没有道理的欲望,来强化他的优良习惯,改变他的不良习惯。你别跟他讲那么多大道理。大人现在都烦讲大道理,孩子能不烦吗?所以你跟他讲大道理没用。譬如他想让家长给他买一个游戏光盘,这让家长觉得是很无理的要求:不考虑着把功课做好了,玩什么游戏?但是家长可以把孩子的这种欲望和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联系起来:你能做到早上7点按时起床早读,我就给你买游戏盘。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可以做到的。然后他就可能会为了这个欲望去克制自己,从而养成早读的好习惯。
7、用比赛的办法促使孩子形成好习惯。
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洗脸、刷牙、洗脚等,对于大人来说,很容易完成,孩子就不同了,他做事往往是觉得好玩才愿意做,一件做过了他就觉得不好玩了,就不肯再做了。这时候家长就得想办法让孩子坚持下去,让行为成为习惯。有位母亲做得很好,她采取和孩子比赛的办法。孩子参赛的项目是洗脸、刷牙、穿衣、洗脚、搬座,妈妈的参赛项目是早晨跑步、晚上健身、坚持写日记、认真学习、不发脾气、每天给孩子讲故事。谁做到了就在评比拦里贴上一朵小红花。起初,孩子为了多得几朵小红花,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时间长了,一些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一个月后,孩子不洗脚就不肯睡觉。
当然,还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孩子毕竟是孩子,要站在同龄人的角度去跟他比较,有时家长可以故意做的差一点以激起孩子超越别人的信心,有时有意多得几朵小红花,鼓励他去竞争,让他超过你。一段时间以后,有些习惯养成了,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整齐、别人说话不插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等,这样反复进行,旷日持久地坚持下去,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形成了。
比赛初期,可以一周一评比,中期可以两周一评比,后期可以一月一评比,这样坚持三两年,孩子的好习惯就养成了。例如,客人来了,知道去搬凳子、让座、倒茶、问好。
所以,家长跟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孩子比赛,是一种行之有效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方法。
8、用“连续性”建立好习惯,用“中断性”矫正坏习惯。
在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要保持训练的连续性。尽量做到天天坚持,中间尽量不要断开。比如:你想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习惯,那就要做到让孩子每天都看一会儿,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孩子看书的习惯就出来了。但是有些父母不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忙起来了,就不让孩子看了,明天带孩子出去玩了,又不看了,或者过两天又有个什么事,又没让孩子看,所以这个习惯就很难养成。再比如:孩子小时,父母坚持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孩子的习惯快养成了,但是父母可能有事忙去了,把孩子寄到爷爷奶奶那里,爷爷奶奶看孙子吃得慢,心疼,又去主动喂孩子,这样孩子自己吃饭的这个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了。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好习惯,那就天天让孩子坚持,尽量做到“连续”。但对于一些坏习惯,我们要学会“破”,比如孩子放暑假了,天天坐在家里,又没有机会出去玩,就坐在家里天天看电视,一天都没有断,结果一个暑假下来,孩子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
如果你发现孩子连续几天在看电视,渐渐快成习惯了,你就要想办法,用更好玩的活动引开孩子。对孩子说,今晚我们去影剧院看演出,今晚我们到公园去踢球等等,故意“中断”一下,使它成不了习惯。
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可以说就是把太多的教育变成了一种从上到下的要求,而没有一个从下激发出来的主动的需求。
9、既要持之以恒,也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不能紧一阵松一阵的,或者虎头蛇尾。要形成一个新习惯,一般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当然三十天时间能养成的只能是动作性习惯。如果是培养智慧性思维习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如:质疑的习惯等等,这样的智慧性思维习惯的养成就不是30天了,有时需要几年才能养成。许多父母因为工作忙,前面一段抓孩子还抓得紧,抓了十来天以后,自己也没坚持抓下去,结果一个好的习惯还是没养成。所以,要培养一个好习惯,就要抓实、抓死。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一个新习惯养成之前,我们要保持习惯的一种连续性,尽量不要断开。
10、要给以孩子积极的鼓励。
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常会出现反复,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有时是因为受环境的诱惑,有时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不管什么原因,家长还是要学会看到孩子的正面,从多角度看孩子,因为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内心都是要求进步的。我们要多看孩子正面,多鼓励孩子,始终相信孩子会往好的方面发展的。因为进步是在曲折中进行的。
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看了我的10点建议之后,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你的建议可能会有效,但是太麻烦了!太费时间了!我哪有那些闲心呀?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呀?我还有我的工作和事业呀!那我可以问你,孩子教育就不是你的事业吗?谁说教育孩子不需要操心?谁说教育孩子不需要时间?不关心孩子的成长,那也是没有事业心!那也是不敬业行为!那也是失职渎职行为!请问,干什么事业不需要操心?干什么事业不需要时间呀?再说,你花两个小时去按摩,去做美容;花一个晚上找朋友侃大山,去打麻将,去喝酒;花一个星期天在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你就有时间了?教育孩子你就没时间了?干事业需要知识,需要智慧,需要学习,需要操心,需要时间,教育孩子是我们人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知识,需要智慧,需要学习,需要操心,需要时间。你如果要我提供一套既不用操心、又不需要费时间、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办法,笔者实在没有那个法术啊。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6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