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所有清南技能中,和人相处的能力与日后的成功和生活质量关系最为重大。要想在社会中如鱼得水,孩子们必须学会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孩子们必须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期望与需要同他人的期望与需要相协调。
教给孩子说话的技巧
许多不善于同人相处的孩子都缺乏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谈话技巧,他们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和欲望传达给别人,也不善于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由于缺乏谈话的技巧和其它技能,因而变得更加消极或者更加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会孩子谈话技巧的最好办法是与家人谈话。父母在睡觉之前和孩子交谈,或者在饭桌上和孩子进行宽松有意义的谈话,或者在散步、郊游中,都是很好的一对一的对话机会。所谓有意义的谈话,其特点是实事求是地自然暴露,分享双方的思想和感情、缺点和错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目标和梦想等。对于那些缺乏社交技巧、拙于与人相处的孩子来说,应该进行更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谈话。人的会话技能同其它语言技能一样。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
实际上,人们总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谈话,任何可能的话题都可以用来讨论。比如,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电视节目等。然后,就要求孩子们自己找话题,并使谈话保持几分钟的时间。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引导孩子畅谈自己的想法。牢记:社交技能是可以学会的;谈话技能可以帮助孩子得到社交门票,从而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会话技能包括介绍自己的情况,询问别人的情况,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对方,等等。
学会给人幽默感和愉悦感
幽默感在人的社交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擅长幽默的孩子童年时代就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成功,因为人们“很难讨厌能让他笑起来的人”。幽默风趣的孩子更受人欢迎。
儿童幽默感发育的几个阶段。
实际上,和其它情商技能一样,幽默感的发育在婴儿出生最初几个星期就开始了。婴儿6周时,你就可以和地玩藏猫咪,用一块手绢遮住自己的脸,然后迅速拿开,孩子就会冲你笑。我们天生就知道怎样让孩子笑,而且其方法往往是无师自通。
对2岁以前的婴儿,幽默的基础是身体的不和谐性。例如,一个瞒规学步的幼儿,把鞋子当成帽子戴在头上,会让他与大人大笑不止。3岁的孩子就会发现,纯粹语言本身也会很有兴趣。刚开始,他会发现叫错名就非常可笑,例如,把“脚”说成“手”,把“猫”说成“狗”,把“妈妈”喊成“爸爸”。重复也会使笑话更可笑。3-4岁的孩子会发现,概念的不和谐也会使人大笑不止。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把瓶子放在嘴里并不可笑,但爸爸这么做就太可笑了。5-7岁的孩子语言能力更强,逐渐明白许多词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而且开始讲有双重含义的谜语O8-12岁的孩子,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笑语要讲,而且迷恋现成的谜语,许多孩子为自己能记住许多谜语和笑话而感到自豪,经常可以看到,全班同学比着讲笑话,看谁知道的多。进入中学(13岁)以后,孩子们的认识能力已经比较成熟,能够看出象征意义上的不和谐性,双关语和笑话的形式更加成熟,而且这些幽默感就逐渐变成正面课堂行为,而被视为一种社交才能。
D帮助孩子将幽默用于社交。
孩子的幽默不仅使家庭气氛和谐愉悦,同时还会应付特定的精神问题和矛盾。幽默可以应付生活中的压力与痛苦,可以使孩子在尴尬处境中不失面子,可以对付愤怒的情绪,委婉地表达难以出口的意思。幽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社交技能,也是应付许多人际关系矛盾的重要办法。
用幽默感来减轻压力。当感到压力和精神紧张时,在孩子面前利用你的幽默感,比如争论中插一个笑话,或者做个鬼脸等。
用幽默感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宽容的品性。帮助孩子区别敌意的和非敌意的幽默,这会有助于培养他的容忍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必须让孩子了解,幽默既可以愉悦人,也可以伤害人。例如,别人的种族、宗教信仰。伦理观以及残疾、生理缺陷等,是不能取笑的。如果开了这方面的玩笑,对人有更大的伤害。因此,应教育并鼓励孩子尊重别人的感情。
D怎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鼓励孩子玩。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简便有效的方式就是玩。孩子们都喜欢完全忘我,看上去很是愚蠢的游戏,例如打水仗、捏泥团、捉迷藏、打雪仗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孩子尽情地玩,就像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一样,当然要掌握好时间。
讲笑话。全家人应该常在一起讲笑话和猜谜语,如果能讲有趣的故事、做诗。画幽默画就更好。自我创造幽默是培养幽默感的最佳方式。坚持几年,就会从中得到无穷的愉悦。
作为家长应该牢记:幽默是人们一个重要的社交技能;幽默是人类(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最受推崇的品质;尽管孩子讲笑话和使人发笑的能力因人而异,但每一个孩子都有欣赏幽默的才能。
帮助孩子学会交友
心理学家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对孩子性格发育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性格发育和他的人际关系的总和是相等的。当然,孩子的人际关系首先开始于与父母的相处,包括同龄人对他的影响。孩子到了7-8岁时,开始脱离父母的影响,越来越看重同学和朋友对他的喜欢、赞成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感情食粮理所当然地要从父母身上汲取,但从朋友身上也能得到意外的情感与精神的源泉。儿时的友谊影响孩子的交友习惯、自尊心等,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抚育和爱。否则,如果孩子失去了朋友,或者不被同伴接受(尤其是在上小学时),那么即使日后取得了很大成功,也终生会有一种不完全感和不满足感。
孩子的交友技能在儿童期过后就很难再学会了,它有些像学习游泳,对蹦蹦学步的幼儿来说极其容易,但若童年时代失去了机会,等到成年时再学就比较难了。当然,尽管孩提肘代没有朋友并不注定成人后就会孤单,但应该承认,有些情商技能的发言是有时间性的,正常的时间的过去,相应的技能就会变得很难学会。
D孩子交友的几个阶段。
孩子学会交友的过程,可以分为互相交叠的4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匕一7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常把在一起玩或仅仅离得比较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的朋友”往往就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者自己不具备的特点等。通常,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增长开始社会交往,而不善于影响别人。
②满足需要阶段(4-9岁)
这个时期的交友过程更多地由利益决定。他们会把朋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根据其拥有的东西或住的远近来衡量,由于朋友能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这时的孩子仍是出于自我需要目的而交友的。为了共享玩具或得到一块饼干,他们会成为朋友,但互惠不是主要目的。由于交友成了在家庭之外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方式,相同年龄的孩子会相互吸引。由于交友主要是为了满足眼前的需要,因而无法同时交一个以上的朋友。
③互惠阶段(6-12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交友的特点是互惠和平等。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同时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的问题,因此评判朋友时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谁为谁做了什么。正是因为互惠的关系,这时的友谊局限于一对、小团体或小派别。
④亲密阶段问一12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友谊的基础,认为这时的孩子如果找不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少年甚至成人时代,就很难再找到真正的亲密伙伴。这个阶段,朋友之间通过共事情感,分担问题,解决矛盾,会形成深厚的感情纽带。孩子们终生不会忘记。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友谊能维持终生。
童年时代,每个阶段友谊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相互间是否分享个人的私
事或情感,而这些是不能告诉别人的。心理学家认为,分享个人私事是发展令
人满意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好处。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3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6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