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得朋友同意,这一节的开篇借用一下她们母女的通信。女儿在美国,母亲在中国,相隔重洋,情意绵长。
女儿的信:
亲爱的妈子: 我很想你:)
谢谢你在需要的时候给我支持和建议。更感谢你在我希望独自处理问题时,给我选择的空间。
妈子,离开你的这些天愈发地懂得你——从家务中懂得,从别人家长的处事方式上懂得,从很多从前没有注意过的生活中的细节上懂得。你的高效能干,宽容博大,和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是我花多少时间也学不尽的。
很多人说母亲是个伟大的词,我觉得妈妈已经给我证明了。每个赐予子女生命的母亲都是伟大的。但不是每个母亲在完成生命的孕育后,就成为伟大的母亲,我觉得你最配叫做“妈妈”。
我有时不知所措,有时沮丧低落,甚至有时重蹈覆辙,但我真的从不孤独,也不再怯懦,因为即使一个人的时候,我也感受到妈妈和妈妈的爱的伴随,让我有力量。我爱你,你这个妈子呀!
谢谢妈妈,为妹妹做的每一件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事情:)你是最出色,最优雅的妈妈!照顾姥姥辛苦了:)要注意身体的!少吃点儿米饭…… 爱你的妹妹
母亲的信:
亲爱的小妹妹:
今天的现在,我听着你发过来的“妹妹”这首歌,给你写信。十九年,我们一同经历的岁月,你长大了,我老了。很多话,在这歌里都替我说了,而我是很少和你说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的,我希望给你更多的阳光和快乐。歌声里,我想起早春带着你骑车到公园看玉兰的情形,还有一起出门的很多经历,还有平日里早早叫你起来的一个一个早晨,还有在高速路上往返去看你的每一次……
要是现在命运再要我重复以前的生活,我会做得更好:给你做缺点少一些的妈妈,做更加快乐的妈妈和更加成功的妈妈……谢谢你亲爱的孩子——谢谢你用自己的生命给我的一切快乐,谢谢你用自己的成长给我的证明,也谢谢你这十九年来虚心接受我并不都是正确的“领导”,使我只有你这“一兵一卒”却能找到君临天下之感。 老妈子
静静的夜晚,我看着朋友转发来的她们母女远隔重洋的对话,眼睛湿润。想起这个如今温暖可人的女儿,也曾经让老妈费了很多心思。在她踏入小学门槛时,在她不停地寻找自己的个性、反抗又依赖时,在她要面对人生的选择远走高飞时……这个妈妈也是伴着泪水和笑声,与女儿一起走过了成长的烦恼。
谁家的小儿女,不曾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给父母带来叹息、无奈,甚至勃然大怒?但这一切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像风一样飞过岁月,只留下涩涩的酸甜和血浓于水的深情。
就在两年前,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在旅行途中,我还会为女儿一意孤行的固执伤心流泪;两年后,我的女儿已经能够耐心倾听我的建议,并能够和我就某些问题进行合理化的讨论修正。
这时,我相信了那个“旅友”妈妈当时对我说的话:“我的儿子一年前也是让我又恨又恼,你看现在多会体贴人?别着急,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我们自己也是和他们一起成长的。”
有句话说“青春期遇到更年期”。这个时候,很多妈妈很为孩子的行为焦心,自己的心绪也经常处于烦躁状态。其实,那是人到中年的妈妈和青春勃发的孩子之间,心灵交流的阻隔。
我们应该理解,作为中学生的孩子,身体开始发生措不及防的生理变化,心理也在环境和身体的变化中出现一些冲突,再加上课业内容繁多、负担加重,学习越来越抽象,他们的情绪也越来越多变,很容易出现“青春危机”。
青春危机实际上是孩子依据自己的权利成为完整的人的努力。他在一种精神混乱中,获得某种新的秩序,寻求某种方向。这个过程很微妙,但却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然。他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靠模仿和认同他人来生存,却又不停地寻找自己的个性;反抗却又依赖父母,有的孩子甚至在众人面前羞于承认自己的妈妈,却又出乎意料地渴望和她谈谈心;举止前后不一,并且难以捉摸,他经常处在两极之间波动;总会有一些充满神奇的想法,疯长的青春让“破坏”的念头蠢蠢欲动,制造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是荒谬、“无厘头”的东西,让我们费尽心思。
从牙牙学语的乖巧,到蹒跚学步的憨态;从少年的懵懂,到青春的无忌……他们不再是规规矩矩的孩子,而是大人眼里不可理喻的“忤逆儿”。而他自己,却还觉得不管是“发飙”还是追星,都是自己青春岁月里有滋有味的一段美妙回忆。
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
不理解也要理解,不赞同也要包容,或许这就是代沟吧?或许换个角度去看,我们内心因此而产生的焦虑会减轻些。人的理解力依赖于他的背景知识,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经验、体验和对事物的看法,来要求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唤醒了我们曾经的年轻时代,事实上,孩子提供给我们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像一面镜子,孩子在某些阶段的发展,往往会引发我们去想当年自己在同一阶段中,曾经产生过的需求,曾经拥有的感情。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魔鬼行动”,只要我们以理解、包容的心去看,或许也会像天使一样顽皮、率真。因此,他们的逆反和无规矩的行为,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也不一定必须除之才安心。
一个成熟的人格结构,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成形,有的人甚至到了中年,才能完成成熟人格的建构。一个孩子的认知能力,大约要经过16年的漫长岁月,才能发展出来。经过具体的思考期,他才能具有抽象的思维,即完整的逻辑推理能力。长大以后,他才会运用理性、逻辑以及自己的经验,来理解父母。
孩子成长的岁月,犹如青涩的果子,酸涩的难堪和无奈之后,才是成熟的甘甜。
让我们耐心等待吧,在理解包容中,等待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理性的青年。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1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52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