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这个词我以前并不关注,虽然也曾听到,但在我看来似乎并不突出,这也许是因为自己生活在农与城之间吧。而今天,当我看到钱志亮教授对于“城市化”的精辟解读时,我才恍然,原来,“城市化”也已经笼罩在了我们这批小城镇家庭的周围,不得不为之关注了。
何为“城市化”?这是现代化生活的主要特征,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现状是现在的居住都以单元式的楼房为主,具有“封闭式”的特点:天地狭小,离群索居。这种双重防盗门一关,谁也别关心谁,干涉谁,搭理谁的生活方式,虽然除去了安全隐患,却大大限制了儿童与社会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容易使孩子孤陋寡闻,形成孤独、依赖、忧郁、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长期待在家里不与外人接触,很容易造成孩子视野狭窄、心胸狭窄、看问题偏激、片面等毛病。
所以,当我跟女儿幼儿园许多家长聊起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会说暑假里,自己的孩子老在家里说“无聊”,总想约小朋友出去玩或来家玩。女儿依依也是如此,每天都希望能与小伙伴玩,隔三差五就会要求我们带她去某某朋友家玩,有时也会邀请小区里的朋友来家中。在阳台上,看到邻居家门开着,就会大声打招呼,跟他们聊天。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对女儿来说简直是苦恼之极。想来也是,活泼好动的女儿,在家又能做什么呢?除了缠着我们跟她下棋、讲故事,玩玩“医生护士”的游戏,或者“老师学生”的游戏外,也只能独自在阳台上玩玩水,或是看看电视,打打游戏了。尽管如此,女儿还常常唠叨着“无聊”、“没劲”。可见,孩子是多么喜欢有同伴的生活呀!
“城市化”使我们的孩子缺乏同伴,当然,也缺乏户外活动,缺乏亲近自然的机会。
钱志亮教授认为人是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最好让孩子到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美,领悟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自然中开发人的聪明才智,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所以,当孩子放学归来,我们不乏鼓励他们在开阔的地方、环境优美的地方多待一会儿,让他们和泥土、草坪、河流、树木、麻雀、昆虫充分接触,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调整。在周末或是节假日,不妨带孩子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感受感受。
钱志亮教授提醒大家:别让孩子成为城市的牺牲品。
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孩子有可能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呢?钱教授如是说:
吃精制食物,孩子娇弱的胃口让他们讨厌颐养健康体魄的粗蔬和五谷杂粮——孩子的身体或瘦弱,或肥胖。
穿漂亮衣服,过度卫生的观念将他们隔离了孕育万物的风雨和泥土——感觉统合失调。
居高楼大厦,远离儿童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孤独。
出门就坐车,闲置起造物主为行走而赋予人类的双脚——运动不足。
能看到汽车和钱,却看不到日出的磅礴和日落的辉煌,看不到地平线的壮美——心胸狭窄。
天天听到机械声和叫卖声,却听不到鸟儿的啼叫,林子的簌响、河流的吟唱——缺乏情感陶冶。
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糖果,但不可以摘下树上的果实——收获感的失落。
可以得到各种电动玩具,但无处捉到一只带星斑的天牛和金龟子——远离自然。
天天诚惶诚恐地看着大人的脸色,而不是怡然自得地观察四季的颜色——无名的焦虑。
一切事情家里已经做好,孩子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给大人挣回点面子——期望的压力。
不再听奶奶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因为家家的电视机都有好看的节目——缺乏亲情的交流。
吃饭前要吃大把的钙片和维生素,出门之前要听妈妈反复交代注意车、注意坏蛋、注意——焦虑传递。
天天睡觉,但没有哪次不是被闹钟吵醒——睡眠休息不足。
从来不愁吃,餐桌上有的是大棚的蔬菜、含催肥剂的肉类、含激素的鱼类,但没尝过自然“绿色”食物的滋味——饮食质量下降。
嫌白开水没味儿,要喝不解渴且含大量咖啡因、碳酸、色素、防腐剂等的饮料——神经功能发育出问题。
仿佛天天过年,但不理解过年有啥好玩儿的——没有期盼及其满足后的激情释放。
成熟得上小学就知道和异性谈情说爱,但对“什么是爱”缺少真正的理解——情感饥渴。
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被当做产品批量培养——差异被忽视。
信奉高考考什么,什么“有用”就学什么,两个博士却因琐事打斗而双双丧命——有文化无灵魂。
现代孩子从成人世界学到个中道理,却无法在自然界获得一些启示——缺乏实践。
会按图示垒起精美的积木,却无法造出一把木枪或是一支苇笛——没有创新。
现代孩子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而童年的记忆却没有色彩——孩子的悲哀!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1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51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