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解恋家情结 家长要学会放手

更新时间:2023-02-09 00:16:13 阅读: 评论:0

-->

    开学不久一些寄宿生 嚷着要“回家”

    性格内向的陈磊是市区某民办中学初一学生,在学校寄宿一学期之后,他又开始走读了。原因是他始终不能适应寄宿生活,用他的话说,“不知道怎样和同学相处生活,在一起老觉得别扭不自在,同学也嫌闷。”

    开学没两天就和同学吵翻脸,每天晚上打电话给父母哭着要回家……在学校中,因不适应寄宿生活,像陈磊一样遭遇了挫折感的孩子还有不少,有的甚至为此还有了心结。

    离家的日子不好过从晋江来到市区念高一的小王还不到15岁。在家时他拥有自己的房间和柔软舒适的大床,爷爷奶奶帮他洗衣做饭,生活得非常快乐。刚踏进学校宿舍,小王便对同行的父亲皱起了眉头:寝室里有一股味道,床铺也又窄又硬,无论做什么都要和同寝室5名同学轮流着来,连上厕所也是。但父命难违,小王在无奈中开始了寄宿生活。

    小王每晚都在床上辗转难眠:木制床板让他背疼,其他男生的打鼾声更令他反感。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不会拖地板,连睡前如何压蚊帐他都不懂。每天排队吃饭、冲凉、打开水,对他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由于不懂得管理自己的物品,他经常将手机、钱包随意往床上一扔就出门。终于有一天,小王回到宿舍后,发现自己的手机无影无踪了,在乱发一通脾气后,小王含泪在室友们的白眼中一夜未眠。

    该学校教务处的许老师告诉记者:“新生入学不久后我们发现,寄宿生与走读生相比,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有的不愿离开父母,缺乏独立性;有的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包容接纳的心态,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同寝室学生常因小事而争吵打闹……”

    恋家情结源自独生子女综合征许多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表示,寄宿生的共同倾向表现为独生子女综合征:由于亲人的倍加呵护,学生们过分依恋家人,独立性差;他们在家中集众多宠爱于一身,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严重,不太能委屈自我遵守规范制度。因为独处时间居多,一些孩子不会与同伴相处,也不懂得体谅他人,容忍他人的缺点,欠缺友爱互助意识及合作态度。同时,由于寄宿制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更容易形成懒惰、不思进取、攀比等心理。

    据部分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研究显示,年龄越小,孩子适应寄宿生活的能力越差。小学生尤其依恋家人,情感脆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中学生除了恋家外,由于课程增加、难度提高、作业量增大,很多学生被学习压力弄得紧张焦躁,多次失败后,有的甚至形成了自卑情结。

    在采访中,不少寄宿生都会跑到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就餐。家长吴女士说,在家吃惯了可口饭菜的儿子,一吃学校食堂里的饭菜就嚷着难以下咽。于是,孩子便经常光顾学校周边的一些小饭馆。但由于这些饭馆营养难以保证,卫生条件较差,没有几天,孩子就拉起了肚子。打电话回家,哭着闹着不想住校了。吴女士讲,孩子班里的同学家长,有的一周去两次学校,给孩子送吃的,有的则干脆在学校周围租了房子,一天三顿做饭给孩子吃。

    为孩子融入“大家庭”家长要学会放手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校的寄宿制表示了认可,但也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寄宿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为学生增强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寄宿制最大的缺憾就是,学生在这里得到的与成人沟通的机会要比走读的学生少。虽然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会尽可能多地关注、关心寄宿学生,但毕竟比不上父母与自己孩子交流沟通来得充分。

    许多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短时间内不适应学校环境,产生恋家、想家、孤独等情绪。特别是孩子得病时,想家的心情更加强烈,这时就需要老师像母亲一样去关心抚慰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新环境的适应期。

    中小学心理教师表示,孩子初过寄宿生活肯定有很多不适应,学校老师会有很多办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放心。但家长也要配合,放手让孩子尝试独立生活,不要隔三岔五地去学校看望;也不要总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因为那样会让孩子的心情更难平静。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1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4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恋家   情结   要学会   家长   父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