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个“特征”时,大人们、尤其是家长们就应该留意了:
一、戴首饰、佩挂带、着奇装异服。
当孩子开始关注这些跟学业无关、甚至是相背离的时髦、时尚时,不但可以断定他们在学业上走了神,而且可以断定他们的思想认知上遇到了障碍,需家长及时介入并帮着引导排除。
二、零花钱忽增
走读的孩子吃穿住都有家长安排,不需多花钱;而住校的孩子每月所需零钱也不会太多。当孩子的零花钱开始猛增时,家长应该自思一下:孩子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零花钱?那么多的零花钱都花到哪儿了?——即使家长并不缺少、也不在乎那点儿钱!
三、走到哪儿耳朵上都挂着耳机。
孩子为什么这么“悠闲”?孩子在“专注”地听些什么?上课时、做作业时听不听?更何况,这样地一直地“听”,极有害于听力。
四、热心买新衣服等消费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必然会相应地减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努力。
五、向家长要手机
家长给孩子配手机其实根本就是一个“误解”:安心学业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这样的“需要”,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特点,也能保证家长随时都能找到自己的孩子;而不安心学习的孩子,跟家长的联系固然是“方便”了,事实上更方便的是孩子如虎添翼般的、更广泛的“对外”联系,跟家长的联系倒在其次;再者说,家长即使“随时”地“找”到了孩子,他会告诉家长:自己正在马路上逛街或正在网吧玩游戏吗?
六、跟家长谈话就发烦。
尤其是在家长问及学校情况和学习时。安心学业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跟家长发烦,但不是每次都如此,程度上也不至于太激烈;当孩子每在这样的“过问”下都发烦时,家长得深思一下了:孩子有没有难言的“隐衷”呢?
七、坚决反对家长跟老师联系,甚至是电话联系。
老师是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最直接的见证人。有的孩子反对家校联系,可能是因为“不愿多给老师添麻烦”之类的顾虑,但有些孩子的坚决反对,家长应该深思:有没有不愿让家长从老师那儿得知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的“顾虑”呢?
老师是孩子在校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管理者,但老师通常要同时管理几十个孩子;家长在这方面的及时积极的配合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0:1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46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