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备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3-02-08 23:54:20 阅读: 评论:0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小升初的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学奥数与小升初的关系。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家长和部分“奥数教练” 都认为:“只有学好奥数,小升初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认识确实是有一定原因的。

小升初基本分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另一类是私立学校。按规定,公立学校无权自主招生,只能通过摇号招生,但实际情况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立学校为了保证招到优质生源,都会私下通知奥赛、华赛获取高级别奖的同学参加“活动”。这样一来,“学奥数、拿大奖”就成了进入知名公立中学的“敲门砖”。在前几年,获得奥赛、华赛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免试进入私立学校实验班,还可获得奖学金。这样的“招生政策”,就导致了“只有学奥数,才能进名校”的社会共识。那么,不学奥数或者奥数学的不好,就不可能进入名校了吗?答案是“有可能”!

一种可能是,户籍在某公立名校摇号范围内的同学,运气好也能“摇进”名校;另一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准备,考入知名私立学校。根据我的了解,其实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的择校试题,涉及到奥数知识的所谓“奥数题”其实很少,比例最多在10%左右,而且都不是难题,但是,这些择校题都很灵活。其实,往年也有不少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同学择校考试的数学成绩很一般甚至比较糟糕,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大家对择校考试的认识不够,准备不充分,误以为 “择校就是考奥数,奥数学好了,择校绝对没问题”。

第二,从知识方面充分做好择校备考的工作。

前面提到,择校题中“奥数题” 很少,从题型上来讲,主要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口算题、巧算题、图形题、应用题等,与平时的常规考题题型基本一致。从知识上来讲,以小学五、六年级知识为主,会有很少量的超纲题。因此,这种择校考试类似于中考与高考,主要考查知识的深度与思维的灵活性,还有就是解题的速度与规范性。

应该按中、高考的准备方式来准备择校。

首先,应该力争在六年级以前把小学主要内容学完,然后分三轮复习备考。

第一轮,仔细研究历年择校考题,分专题复习准备,并适当加深。我们历年都是按题型来分的专题,大致分为:计算专题、图形专题、应用题专题、小题专题。

这一轮复习非常关键,历时也应该最长,几乎需要一个学期时间。

第二轮,是规范答题过程、掌握解题技巧。有了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一轮主要解决卷面问题和答题灵活性问题。在历年的择校考试中,有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没发挥出水平来。其实,根据我对不少同学的测试和分析,有许多同学的问题出在“答题不规范”上。每年,每个名校的报考人数都在8000 ——20000不等,而录取人数又只有800——1200,竞争的激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有勇气和条件报考的同学,几乎都是“高手”,只有“严苛”的阅卷标准才具有更有效的选拔功能。另一方面,每年留给老师的阅卷时间都很短,自然对答题规范的要求就很高了。而且,初中老师普遍认为好的答题习惯更重要,这样可以帮他们节省很多花在培养学生规范习惯上的精力。而这些问题,确实是几乎所有家长、同学和绝大部分辅导老师最容易忽略的。

第三轮,仿真模拟,全面冲刺。多做做历年的真题,并结合真题做一些模拟题,在做题中查漏补缺、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第三,制定合理计划,调整应考状态。

明确了任务,就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要精确到每一周,甚至是每一天。另外,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然,也要合理安排,劳逸结合,时刻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有计划,也要有检验,适时检验自己的水平,才能很针对性的继续下一步的复习。

择校备考,一定要早做准备,切不可存“零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最好留出整个六年级的时间来准备。当然,光靠同学们自己复习准备确实很难,有合适的老师辅导也很必要,但是找一个合适的辅导老师也不易。希望家长朋友们认真考察,谨防受骗。


相关文章,更多内容请关注:考高分网

1.小升初数学备考策略与提分技巧

2.小升初的学习方法和科学常识题练习

3.小升初数学算法方法归类与备考建议

4.小升初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与复习方法

5.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备考方法与攻略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30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指南   小升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