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不能只浮于表层,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发展。那么小学数学如何深度学习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学习策略。
动手――丰富学生数学表象
小学生天生就爱动手,他们的学习不喜欢针对教材中那些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渴望在数学材料的操作过程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取经验。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动手操作列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教材编排上,很多知识的掌握都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就可以边动手、边思考,并在动手与思考过程中探寻数学知识,丰富数学表象,并能够通过分析表象去发现数学深处的奥秘,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向更深处蔓延。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按照教材上的编排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终得出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但是,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并没有把学生的操作行为局限在这一层面上,而是给学生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操作探索。结果,有的学生是通过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有的学生是通过剪拼一个三角形的方法来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而在最后的交流过程中,不同策略的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就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表象,那么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他们就会随时调动这些表象,探索新的知识结构。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没有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的方法来操作,那么学生就只能用两个相同三角形通过拼接获取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的数学表象就显得单一,不丰富,他们的数学思维也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就会打折扣。
对比――内化学生数学能力
对比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对比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完备,更清晰,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有序,更深入,可以让学生透过复杂的表面厘清数量关系,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在以后解决数学问题时才能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策略。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对于单位“1”的把握不准。如果不能更好理清单位“1”,那么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就有可能会出错。所以,在教学完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出了一组对比练习,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
1.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000本,今年比去年多500本,今年图书册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000本,今年有图书2500本,今年图书册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3.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000本,比今年少500本,去年比图书册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4.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000本,比去年多500本,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学生通过这一组对比练习,更深入理解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他们对这一类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深化了学习任务。
2.因材施教是深度学习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两者是一个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要想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在于教师能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地发挥。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实践中始终朝着优化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目标努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会中掌握会学的本领。这就要求老师们做到下面两点:[2]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数学深度学习的初探
一、课堂讨论 合作共享
课堂讨论是学生依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的一种教学形式。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与情感的“双赢”。例如在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时,课堂气氛活跃异常。生甲:0÷0=1,因为1÷1=1;8÷8=1;100÷100=1……由此得出,两个相同的数相除的商都是1,那么0÷0也不例外。生乙:0÷0=0,因为0÷1=0;0÷2=0;0÷100=0……0除以任何非零数都得0,所以0÷0也应该是0。过了一会儿,学生丙说:“我认为0÷0=2。因为0×2=2,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得出0÷0=2”。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都拼命抢着说“0÷0=3”、“0÷0=4”、“0÷0=5”……他们争论不休,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教师及时“收网”:“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说明大家都很爱动脑筋。那么0÷0到底等于多少,它有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因此,0÷0的商不确定。”接着,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研究,我们能不能给“0作除数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个论题下个结论呢?学生纷纷表示: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没有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2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0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