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做教学情分析?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1 学期初学情分析
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教师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4方面展开分析:1)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分析;2)通过对学生上学期的试卷分析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3)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分析学生的集体特点和个人学习特点等;4)通过认真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本学期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2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教师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准备性、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应达到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决定先要复习哪些学过的内容,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
3 课中学情分析
提问分析学情
由于课堂学情分析有明显的即时性,学生带给教师的信息经常在教师还没有办法作出分析处理时便一闪而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有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田野表格记录分析学情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那样积极主动地分析学情之外,对那些一闪即逝,无法或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学生信息该何时进行分析处理呢?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是一种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田野研究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课堂就是的田野,教师就是耕作者,最方便去真实地进行课堂学情记录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课中分析时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数学课堂教学讨论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多以启发式问答、讨论、竞赛抢答、表演、游戏等形式组织学习。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怀疑、挑战师长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相反的方向、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教法,掌握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及时表扬先进,鼓励进步;常给每个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功案例”,采取争五星、讲故事、比一比等等、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小学生特有的表现欲望和比拼精神等。学生的兴趣来之易去也易,教师要深入学生,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及时疏导,以保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来引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刨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榜样的作用,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在接任新班的数学科教学时,第一节课,我不急于讲授新课,而是向学生讲述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的故事;讲述了数学在各行各业的用途;讲述了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的来历,通过这一系列的例子,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并让他们亲口说说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来巩固直接兴趣。学生对数学科直接兴趣的诱发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迈出了第一步。
但直接兴趣维持的长久性、巩固性是有限的,随着新的注意目标的出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转移或消失,所以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把直接兴趣发展为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学文字题时,课伊始,教师一言不发,在黑板上板书:“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学生睁大眼睛,感到很奇怪。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缩句。此时,学生忍不住问教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呀!”老师还是一言不发,等学生缩句后,教师又在这句话下面写上“45加上1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再要求学生缩句,学生定会恍然大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如此导课,不仅抓住了解答文字题的关键,而且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次在教学速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有一天,猪八戒和孙悟空在花果山吃饱了桃子,八戒说:“猴哥,咱俩进行比赛计算311-89、4813-8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孙悟空说:“八戒,你连这道题都不会算,亏你吃了那么多桃子。”孙悟空迅速说出得数是222和4726。八戒说:“猴哥,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孙悟空向八戒解释说:“看这两道题都是多位数减两位数,而且被减数和减数互为补数,可用速算法:用十位前的数减1,百位后的数乘以2,然后将得数连起来便是原式的结果。即:3-1=2,11x2=22,311-89=222,48-1=47,13x2=26,4813-87=4726。”通过创设这一情景,同学们兴趣特浓,很快掌握了这种算法。
4.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
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兴趣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燕子》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欣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这段描写,请根据文章描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注意,我们已走出教室,来到了广阔的原野之中。(往下语调要柔缓,感情要投入)大家身旁,一边是碧绿的湖水,一边是青青的稻田,青草、绿叶、鲜花、柔柳争先恐后地聚拢来。看,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
微风吹在脸上,好轻好柔呀,好像绒毛在脸上抚来抚去。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极了。同学们(作惊喜状)看,燕子,空中飞着一只又一只的燕子,好快活,好灵巧呀,看到没有,那只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灵巧地飞着。这儿,稻田上的几只燕子飞起来了,唧唧叫着,转眼间飞到那边的柳树下面了。同学们快看,那几只,才有趣呢,唧唧叫着,紧贴水面飞去快得像一阵风掠过湖面。有只燕子真调皮,尾尖向水面一点又极快地飞走了,那清澈平静的湖面上却留下一圈圈的波纹,渐渐地向四周荡漾开去......(要始终注意语调的恰当变化和手势的运用)啊——这景色实在太美了!运用引导欣赏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感情投入,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厌烦情绪一扫而光。
把握教材特点,激发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最喜欢比个输赢。在语文课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小型的学习比赛,也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最适合朗读,要充分运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小丽的介绍,不必做过多讲解,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北大荒人的自豪感。
教学此课时,开个“小小朗读比赛会”,两个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听说比赛,同学们来精神了,纷纷报名参加,每组参赛同学读完后,大家评,不仅打出分数,还要提出优缺点。评后,对参加比赛的同学发出一张小书签已以作奖励,他们非常高兴,没有参赛的同学不肯罢休,一致要求再来一次比赛。
小学数学如何做教学情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讨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2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0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