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

更新时间:2023-02-08 23:20:18 阅读: 评论:0

1.如何写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

如何写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今天,朴新小编就带来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首先具体到每节课,备课时应有一个先后考虑的分步思路,即面对一节课,应首先考虑这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即知识与技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能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形,说出什么是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然后考虑要让学生怎样学即过程与方法,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周长”这个概念,学生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一下子难以建立“周长”的表象。因此,教学中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描一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周长”这个概念。最后考虑怎样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备课,教师脑中有一个整体意识,清楚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实施就更有效。

其次,具体到一节课,三维目标的落实要有所侧重,不是平均用力,在每一节课中三个目标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什么是周长》一课我认为应侧重于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当然并不是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排斥于目标之外,而主要是通过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为媒介来实现其它两个目标的。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说明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仍然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热爱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培养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富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每一课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所侧重,但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

最后,为了更好的实施三维目标,教学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整合。现在新教材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年龄特点,很多也源于生活,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不少例题的设计与我们所教的学生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应一味地按教材教,而应把握教材宗旨努力挖掘资源,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力求使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认识密切相关,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结合内容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做到将教学内容熟悉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到学问就在身边,使学习活动变得更生动,从而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最终目的。

2.调动学生的情感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表扬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表扬和激励是孩子的正常心里需求,是他们不断进步的心里基础,表扬和激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在现代社会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对每个学生而言,不论是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上是否有缺陷,但他的人格应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的任何训斥、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都会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伤害,都会泯灭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真心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他们才能快乐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激发出内在的学习潜能。当后进生上课发言,板演出现差错时,我们予他们不是大声的指责,而是亲切适度的鼓励:“他能举手发言,这是积极动脑的表现,很好。”“别急,在想一想,你一定能做对的。”教师的点滴鼓励哪怕是只言片语,往往能打开一扇心灵之门.让灿烂的阳光照向失落的心,这样接受阳光洗礼的学生又怎能不激情满怀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必然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求得进一步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也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充分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受益无穷。

3.因材施教的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教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与在预习中以弄懂的内容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理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

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课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教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来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是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教学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特别是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中发现数学关系的能力。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4.实现三维目标方法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奠基石

创设情境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提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趣化、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思维的提升,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三维目标的主心骨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是“组合变量”,直接影响着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催化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猜想、分析、概括、总结、创新等思维活动提供必须的学习环境,围绕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而进行教学策略的确定,可以弥补学生感性材料不足,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何写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材施教的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2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60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