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怎样把握数学重难点教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和经验,还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提升学习力融入其中。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良好的数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具备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字和数学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理解数量关系、数字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数学题目包含的潜在数学解答规律,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数学特征。
2.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部分和最本质的特征,应通过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知识迁移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在于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升华,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授之以渔”是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并应用于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解找规律这一题时,遇到一列数,11、13、15、19、21、23、( ),经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前一个数加2等于后一个数,到这里这道题似乎已经讲完了,但老是此时可以渗透类似题目的解题规律,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因此,老师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教学重点时,应随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数学学习中更是如此,面对一道数学题,如果毫无头绪,找不到切入点,是永远不会做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可通过运用“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构建学生发散思维的平台。
2.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
鼓励动手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知识,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正方形”一课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又如,教完《长方形面积》后,教师及时布置一个实际操作题,让学生算一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认真地测量,俨然一个个小小工程师,待计算结果出来后,教师请各小组汇报结果。通过亲自动手和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学生学习巩固了知识,养成了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低段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卡通等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春暖花开,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公园里有“激流勇进”的项目,每船坐5人,全班38人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呢?这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知道了算理。用38÷5=7条……3人,但是3人还需要一条船,一共要8条船。通过类似这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游戏互动
教材中例题、习题及一些情境图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学,感受数字的快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学习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地感受数学。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让学生做“拍手游戏——数的组成儿歌”,学生一听说做游戏,兴趣就来了。教师教了拍手游戏的方法后,他们很快就进入角色,师生一同做起了拍手游戏。教师:“我拍1。”学生:“我拍9。”师生合:“1和9组成10。”“我拍2”,“我拍8”,“2和8组成10”……一直拍到“9和1组成10”为止。游戏时可以两人对拍,组与组对拍,学生兴致勃勃,效果极佳。再如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字时,要认识并书写是不易的。这时,则可以编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这样,在激发起学生乐学情绪之时,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知识迅速掌握。
4.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使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一些简单的例题教师可由学生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特征,无论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我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则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组织同桌、小组讨论,让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集中多人的智慧。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老师引导、启发、点拨,帮助使其解决。
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就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小学怎样把握数学重难点教学创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