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辅导数学差生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41 阅读: 评论:0

1.课堂上如何辅导数学差生

课堂上如何辅导数学差生?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的方法。

改进教法,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差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平角,从而发现定理。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差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差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差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去说明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比如,讲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结合学生们喜欢的战斗故事,问学生“炮兵是怎样击中敌人目标的,站在大炮前面摆小旗的人起什么作用?”还可以告诉学生,学习了相似形的知识,我们不用过河就可以测出河对岸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只用一根标杆就可以测出某建筑物的高度,等等。从这些学生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

一般说来,差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差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张海迪顽强学习的事迹,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好数学的热情。

2.怎样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

让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

很多人包括一些老师,都认为人生就是机械的奋斗,游戏就玩物丧志,就是贪玩,就是干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上了小学以后很多家长,就开始限制孩子玩游戏,动不动扣上贪玩的帽子,而一些老师也是这种传统的观点,用成人的那种奋斗的人生观来教育孩子。

然而,孩子刚刚从幼儿走过来,正处在游戏的好奇阶段,他们对游戏有着极大的热情,如果老师能正确的引导孩子们从游戏中学到数学,那这位老师无疑是伟大的。孩子在愉快的玩乐中还能爱上数学,这样使学习变得轻松起来。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这样惊人的话:“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能想方设法地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化为游戏,或者给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注入很多游戏,那一定是了不起的尝试,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不管学生的思考和计算有多慢,也不管他的方法有多么的笨拙,做老师的一定要及时的肯定他的劳动,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思考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小小学生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那么他就会自主地去学习数学,就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样逐渐地有了学习的信心,才会出现“越学越爱学”的佳境。每个班的学生,虽然尚处于小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已经表现出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老师能平等地肯定每一个学生,那么他们的积极性肯定大。

我们的老师常常眼睛里只有那么几个尖子生,看到了他们智力超常的一面,看不到比较差的孩子的优点,如果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能积极地思考和运算,哪怕有那么很小的一点成绩,也应该予以肯定。只要他们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和热情,即使进步很慢,也会让他对小学数学这个学科抱有希望,而常常得不到鼓励的孩子,不仅常常感到自卑,最主要的是,很早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智力不如人,产生努力也是白搭的错觉。一旦这样,他们过早地开始泄气,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对数学有好感。如果一个学生能得到持续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他的热情会是无穷的,他的潜力也是无穷的,那么他的人生和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3.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一、创设和谐课堂,营造参与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人情绪低落时,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那种“板着面孔”的课堂,学生也许能掌握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因此要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就必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以及探索性的活动等,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呈现一个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生1:“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生2:“钝角三角形,我看到了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思考,思考才有成效。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能让学生领略到那种悠悠心会的乐趣、过关斩将的兴奋、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欣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先让学生用直尺量课桌、书本、橡皮等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多一点时,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仅仅用厘米作单位不行。马上有学生问:“老师,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它就是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它与厘米有什么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无不显现出学生对认识毫米的参与愿望。

三、实施活动交流,培养参与意识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学生主体发挥来衡量,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让每个学生先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交流相互启发、讨论、学习,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让学生在亲历探索、获取新知识,并在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4.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与变换,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意向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助于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能以积极、欢快的情绪去从事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道具,比如模型、挂图、小黑板、演示实验等教学用具,也会丰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愿意接受新事物,教师还可以综合应用幻灯、录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例如:我们在讲授《空间几何体》时,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使学生一下子就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有直观的认识,易于说出它们的结构特征,这就会大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课堂问题,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构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率。

倡导民主平等,尊重学生见解

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宽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因为课堂教学本来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合作者,才能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愉悦的氛围。教学效果也将大为改善。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使学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使师生进行真诚友好的交流,这样师生才能互相理解,进而为教学服务。如在《祝福》的教学中,关于祥林嫂的死,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们表现很积极,讨论完,我叫个几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几个同学各抒己见,其他成员还兴致勃勃地进行了补充。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落下帷幕。见他们兴致勃勃,我就顺水推舟,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写一篇关于《祝福》中祥林嫂人物的赏析文章。这堂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风采,同时也増进了师生的感情。

课堂上如何辅导数学差生怎样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差生   数学   课堂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