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课堂教学的效率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收获到更多。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方法。
提问应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 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如我在教学《认识秒》时,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钟表上秒针走一圈后,指针变化情况,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让孩子们根据观察结果和生活经验,各抒己见,有的说发现秒针走得很快,分针走得慢;有的说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时针没动……这时我又提出“秒钟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了多少?”“60秒和一分时间同样长吗?”通过学生们的争辩,终于明白1分=60秒。
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要面向所有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考、争辩的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都能主观能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表现自己,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才能实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得要求。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而学习差的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即使同一问题,不同学生思维角度不同,认识深浅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学生可集思广益、博取众长。这样,每一个学生均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根据低年级学生好爱表现的特点,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可以促使学生踊跃发言,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确切掌握好提问的时机
虽然说提问适用于任何阶段的教学,不过不同时机的提问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首先,教师一定学会鉴貌辨色,留意学生的表情以及所反馈的信息,抓住这些最有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提问。一般而言,教师提问包括课前复习、导入新课、课件引导启发、课后总结等提问,尽管一堂课中提问次数是不确定,不过掌握好提问时机,将提问稳到点子上,问出应有的水平也是一件技术活。
例如在刚上课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平静的状态,此时提出一些回忆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刺激、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若学生的思维处在高度活跃的情况时,要提出一些分析性、说明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强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学生高度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若学生的思维开始转入低潮状态,这时要提出巩固性或非教学性的问题,这样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师要懂得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用不同而且全面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回答的缺漏要立刻提出来。评价的方法有:重复学生回答,给予确认;着重重复学生的观点,让其讲意思表达明白;总结学生回答的关键,用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延伸学生的思考与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启发其他同学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不但说明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遇到困难。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必须坚持以表扬为原则,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尽管有时候回答出现偏差,也要给予学生肯定。特别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从思想上、心理上消除对回答问题的恐惧。教师在评价回答的时候,也要适当插话、提问,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融洽的教学气氛。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明确目标,按需设问。提问是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必须服从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从提问的时间来看,一节课中随时都可以安排。如课堂刚开始时候的复习提问,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为了让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提问,一堂课即将结束时的归纳总结性提问等。
留空思考,及时反馈。无论是课前复习还是教学中的提问,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需要老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但是许多老师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学生回答不了,教师就会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者将该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往往会发生“卡壳”,会因为没有组织好语言而放弃机会。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时间长短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让老师满意,老师都要及时给予反馈。通过反馈,让优生找到成就感,让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把握时机,灵活多变。仅仅设计好提问内容还不够,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即何将问题抛出,以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灵活掌握,选择在学生有疑处设问,有疑问才会有争论,通过争论才能辨别是非,激发探求欲望。特别是有了问题的引导,再经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与交流,在思维碰撞中逐步解决问题,便会有“洞然若开”,“柳暗花明”之感。
形式多样,面向全体。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也应如此,应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同样的学习内容,可以设计为填空题,也可以设计为判断题。可以是师生的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的互相问答,甚至也应允许学生在适当时机向老师发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应考虑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面向全体,注意学习层次差异和性别差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并不完整或并不理想甚至是错误的回答也不要全盘否定,应肯定学生的参与勇气和积极思考的精神,鼓励以后继续参与。
4.数学教师如何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有效提问要留给学生探索的思维空间
课堂提问还得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在学生经历了借助计算器对自己喜欢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就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面对分数化成小数的两种结果,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同学们会有什么疑问产生呢?让同学们大胆猜猜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部分有关?学生们纷纷进行猜测:有的认为与分子有关,有的认为与分母有关,还有的认为与分子、分母都有关。“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部分有关?”在这儿由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许多猜想,问题新颖,学生感觉也很新奇,从而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有效提问问题应少而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堂有效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也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经常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量。通常可以设计、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理由是什么?与其他比较,有什么相同?你要怎样改呢?你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哪些正确,哪些还有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等等,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能达到问得好、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的目的。
如何设计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数学教师如何有效提问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