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数学怎样对学生的评价?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关注学生,用爱心对学生真情的、正确的评价。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与数学相关的方法。
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以考查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基本情况.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否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否在组织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又学习和总结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及时引导学生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学习方式的运用.在有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能否选择教与学的合理方式完成教学活动任务,是否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等.策略意识的培养.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初步体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而发展应用意识;能否使学生形成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学习情绪情感的变化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突出以下关注重点,以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数学学习活动环境的创设,是否符合本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是否营造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交流.活动中,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是否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乐于交流和团结协作.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热情的调动,教师是否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使其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是否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有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
2.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师生平等、共建和谐氛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要做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惟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让生活融入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首先让生活实例融入数学。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材,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然后让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3.创造数学课堂氛围
把生活带进课堂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让学生学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且操作性强的素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学习时时保持亲切感、新鲜感。
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时,以例一[铅笔5角,买3支;篮球每个70元,买2个;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为基本内容,进行变形处理,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王平家开了一家商店。一天,王平正在帮妈妈卖东西,这时来了一位顾客说:“小朋友,我要买3支铅笔,2个篮球和4千克鱼。”王平说:“铅笔每支5角,篮球每个70元,鱼每千克9元。”这样的题目虽没有例题精练,但却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这样的题,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营造平等愉悦,和谐的氛围,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老师,想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这样他们会感到心理安全,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的公开课中,尤其是学校里的研训活动,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一位学生面对新的执教老师,都努力展现自己希望新老师能注意到自己,哪怕是老师的一个微笑,都能极大地激励他的学习热情,同时得到心理上的归属于爱的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最终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我在承担公开课任务时,不向班主任索要好生差生的名单,而是满怀信心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并且给“角落里的学生”更多的机会(当然也要注意技巧,以免挫伤出色学生的积极性。
4.数学课堂兴趣的培养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课堂上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努力使学习数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提高教学效果,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并能积极提问,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我教的一位学生熊涛,由于我在讲解一个数学题时,他根本就没有听,眼睛一直看窗外,课后,我出了与上课例题类似的习题让他做,他确是做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单独找他谈了一次心,尽量顾及到他的人格和尊严,找出他不专注的原因,用情和理感化他,然后再要求他每节课都专心听课,课堂上要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勤于思考,积极回答。
一方面,教师要投入,把自身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还为发育成熟,少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走神"现象,此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协调的手势、犀利的眼神、丰富的表情等体态语言,用强弱适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提醒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习兴趣也会愈来愈浓。
另一方面,要合理选择作业。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可以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是精选精练,在作业设计环节做足文章,尽量选与身边事物有联系的题来做,尽量选积极向上有艺术性的图文并茂的题目。二是布置差异作业,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增加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1)找一找你家里有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2)动手粘一个长方体纸盒。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又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可谓一举多得。
小学课堂数学怎样对学生的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创造数学课堂氛围数学课堂兴趣的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