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怎样进行合作交流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12 阅读: 评论:0

1.数学教学怎样进行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怎样进行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1、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往往需要搜集一些资料,例如:在教学《白色污染》时,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起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观点的教学理念,并且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期间,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让学生用三角形,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看到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既权威又幽默的教学态度

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可见,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给人带来欢乐,其只要特点为:妙语连珠,动人心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看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乐园。

例如,有位老师幽默巧解鸡兔同笼难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老师问:是什么搅乱了你们的思路啊?学生回答: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子有四只脚,如果兔和鸡的脚的只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200只。老师说: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学生回答:40只。老师问:这四十只脚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呀。师又问,被多少只兔子提起来的呢?学生一下恍然大悟,欢呼道:兔子20只,鸡80只。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老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学生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

学会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了解数学故事,把数学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

美国数学家M・莱因说: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指南。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或许并不需要告诉他们数学将如何发展,但是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故事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例如,先意识到数学理性力量的希腊人,他们虔敬地认为诸神在设计宇宙时利用了数学,并且极力敦促人类去揭示这种设计的图式。

希腊人不仅在他们的文明中给予数学以重要的位置,而且首先创造了对人类文化有深刻影响的数学思想的榜样。如果每次在课堂上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从个人的实践中看来,相对于那些为了教学而大量编排的虚假小故事,数学历史故事更具有感召力,因为人类对于伟人具有天生的崇拜和好奇,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难免不会出现小小数学迷。也正是由于数学的小故事,学生同样感受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喜欢数学课的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3.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

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感知数学

数学教学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镜面对称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观察其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可以很容易让学生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如果用数字该如何表示?”学生感到很有趣,利用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恰当的、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4.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份的形象性。 小学生这一思维特点与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加强直观教学在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配合语言叙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使他们参与了解知识的形式过程,从感知到表象的形成,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探求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乐学和优化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性,通过精心设计教具学具精心设计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如在《圆与周长》的教学中,我首先在课前让学生剪好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上课时通过让学生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各圆的周长,使学生得到充分感性认识,形成圆周长的表象再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引导.从而形成圆周长的概念。同时在探求圆周长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观察,猜测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 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量一量、算一算、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圆周长计算方法的探求,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或者是半径的六倍多一些,只有这样,止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才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我指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做量沙试验,在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善于思考的学生就主动提出:在圆柱体与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它情况下,圆锥体的体积也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吗?对此,我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体积的转化进行探究,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我作适当引导,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2.充分的思考。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后,我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了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它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数学教学怎样进行合作交流创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7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学教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