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12 阅读: 评论:0

1.如何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

如何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课堂应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感情多彩的场所。教师通过语言渲染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这样方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 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数学教学方法一

创设图像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这一切必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研究活动。例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有的教师运用电脑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即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左盘4只,右盘6只的画面。根据所供画面要求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再根据画面提出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怎样列式,引出新课内容。在巩固练习时,又出现了“小松鼠背松果回家,一路走一掉”“套圈游戏”等画面,引导学生列式计算,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营造倾听的氛围。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共事,是否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上培养。如:学生汇报时,教师认真板书;学生说想法时,教师走到发言者的身旁侧身倾听,并对发言者说“你说的我听懂了,你说的很好……”,为学生树立了倾听的榜样。

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绝大多数内容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能很快把他们的思想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11—20个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买一个12元的文具盒,你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将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学生们议一议。这样创设情境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3.数学教学方法二

创设快乐的练习环境,让学生亲密接触数学知识

练习是学生掌握、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单一、重复、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由此可见,练习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多彩,答案要有可选择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注意把练习的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并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个购物的小游戏:组织一个小超市,让5位学生扮收银员,其余学生扮顾客。商品有学习用品、玩具和生活用品。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巩固和应用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完“统计的初步知识”后,我让学生分头了解我校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使他们深刻体验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快乐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符合这样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它的实质就是鼓励学生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年、月、日”时,我先根据手中的年历卡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放到一起,把28天的月份和29天的月份放在最后,然后为它们起个名字。有的学生为2月份起名为“小月”,有的起名为“变月”,有的起名为“怪月”……课堂内一片欢声笑语,每位学生都充满了极大的乐趣。随后,我让他们把2月是28天的年历卡放在一起,把2月是29天的年历卡放在一起,并读出年份,观察它们的年份有什么特点,并参考谚歌把它们都记下来。这样,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充满情趣。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意犹未尽。

4.数学教学方法三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如何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方法一数学教学方法二数学教学方法三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堂   和谐   数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