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方法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12 阅读: 评论:0

1.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方法的研究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传统的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师生之间这种一问一答,教学得以顺畅进行。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方法的研究。

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并提出疑问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胆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也要向教师发出提问,将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进一步变得清晰化。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提问产生畏惧感,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避免给学生心理带来过度的压力,让学生都能够更加轻松地回答并提出问题。

无论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其实数学问题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解题思路和准确答案,小学生本身就是在学习这些知识,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避免问题再次出现。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大胆地回答问题。课堂教学应以民主开放为主旋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

结合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课堂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于无意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持,因而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也使学生兴趣盎然。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要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把一个知识点讲明白讲透,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进行切入,让学生在这些教学情境中理解数学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教师的提问也就在教学情境之下,有针对性地展开。

例如,在讲到认识钟表的知识时,由于这本身就是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也就变得非常简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教室当中悬挂的钟表,从而进行一些提问。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一些情境性的问题。例如,每天小明都是在早上6点半起床,在7点半离开家门去上学,在学校学习一天之后,会在下午5点半准时回到家里。请问小明每天在家的时间有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学生们每天都在经历,因此,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也会更加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

2.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变换角度式提问法

所谓变换角度式提问法,是指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对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提问,做到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中选择最佳解决方法的提问方法。此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解答"一个养牛场养大牛150头,相当于小牛的3/14,养的小牛比大牛多多少头?"一题时,可先后设计如下四个问题:先问:若以小牛为单位"1",你联想到什么?再问:若以大牛为单位"1",你联想到什么?然后问:若以相差的为单位"1",你联想到什么?最后问:若以一共的头数为单位"1",你联想到什么?这样四次改换题目中的单位"1",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扩展,更深刻地理解分数应用题间的数量关系,发展思维,引发多种解法,然后引导择优而用,总结规律,提高了学习能力。

比较式提问法

所谓比较式提问法,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分析对比,找出不同认知对象的结合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感受知识对象间的联系与区别的一种提问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整理复习"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公式分别是怎样得到的?它们间有何联系与区别?通过回忆,学生很快便得出答案:都是用割补法将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对新旧图形分析、比较得出的;都是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再由已知获取新知的……

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法

把握提问的明确指向,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要求学生观察“⑴90-30=60,⑵90-60=30,⑶30+60=90”,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时,如果这样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学生不知道怎样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比什么?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1、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2、第二个算式中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3、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第二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5、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引向纵深,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指引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

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我出示例7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⑴在表1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⑵它们是怎样变化的?⑶你以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⑷同样在表2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⑸你发现它们是怎样变化的?⑹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⑺在表1和表2中,你能发现正、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揭示题意,找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思考理解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方法。

4.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技巧

(一)复习引导法。

复习铺垫教师应该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角度出发,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讲课时先要复习旧知识,在导入新知识之前,将学生"带人"生活的情境里,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新知识点尽可能与学生有共鸣点、触碰点。

(二)以"误"引"悟"法。

某位教育家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适合于学生互相争辩、讨论的问题情境。以"误"引"悟",让学生从问题情境当中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再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激趣引疑法。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设计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是我们身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客观现实。

(四)矛盾揭示法。

矛盾之所以有很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把人吸引住,使人整天焦虑不安,又如影子一般如影随形,让人欲罢不能,能够引起人的求知欲望。只有矛盾才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与认知需要,激起学生积极地探究问题,找到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方法的研究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学数学   课堂   方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