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数学怎么教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11 阅读: 评论:0

1.小孩数学怎么教

小孩数学怎么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的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一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的知识,也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学习是为了能够应用于实际当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常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被灵活运用了能够被学生真正牢牢的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比如“长(正)方体的包装问题”、“粉刷墙壁中的数学问题”、“利息利率问题”等问题,都取材于社会生活实际,把这些内容引进课堂,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样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要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学生才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在经历知识形成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呈隐蔽形式,渗透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背后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计算时的方法,再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从方法入手,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途径进行转化,归纳成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化归、极限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怎么给孩子教数学

引导学生怎样解应用题

1、认真阅读题目。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只有语文才需要一遍遍地读。数学是一门很省力的科目,不需要怎么花时间读题的。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求相当高。同时读题也是解决应用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数学应用题的读不是泛泛而读,要求的是读通、读透。很多学生之所以做错,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读题时走马观花,完全没有看懂题目问了什么,很随意的就开始动笔,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做错了题目,甚至有的题目错的非常的离谱,让老师无法理解你是如何做出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用题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与其让学生抄题目,不如让学生认真读题目。”这当中的道理,就像让学生抄不认识的字一样,不论抄多少遍,学生还是同样不认识、不理解。认真的读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2、圈重点。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的词圈下来。这里所谓的重点词并不是指同一个词语,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他们眼中重点的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多有少,但不管怎么,圈出的词一定要为你做题服务。例如:在教《分数加减法》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一块地共多少公顷,其中多少种大豆,多少种棉花,其余种玉米,玉米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这道题主要是让你区别给你的分数是分率还是一个数。这个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必须把有单位名称的数字圈出来,这样可以提醒自己,数和分率是不同的,不可以进行加减法。同时划出“几分之几”明白的告诉学生求的是一个分率,和公顷无关。划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提醒学生在今后的思考中注意一些细小的地方,以免出现不该有的错误。

课中的有效自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思维方法,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课堂预习、先学后教就是不错的做法。

课堂预习简单的说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讲课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先学后教”就是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和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总结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反馈,集中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调整预案,确立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序地进行,高效地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微效劳动或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例如四下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虽然本节课知识点多,但学生对三角形已有直观认识并能分辨,三角形的特征即使是教材的重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解决,就不是重难点了。学生学不会,很难学的才是重难点。所以我在上课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先预习三角形的特征,触摆三角形。把三角形的特征这一重点放在预习中完成,而余下来的时间则重点解决了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高,这样就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积极创建开放式课堂

课堂教学实施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催化剂。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把开放性原则作为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的突破口,从学生基础、教学内容去考虑课堂教学创新因素,让学生的嘴巴、眼睛、头脑、双手及学生的时间、空间开放。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发展。

作为教师不但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探求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角色的观念,废除传统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必须要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比如:让学生走出教室。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来理解和认识所学的知识,比如学习“步测和目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抽象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一点。比如教师在教学加减法的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学校的小型植物园,或者是校外,让学生把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编成加减法得应用题。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有思考的着点。适当的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不仅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钻研教材时,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无论是概念的引入、应用,还是问题的设计、解答,或是知识的复习、整理,随处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体会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能够从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它们在小学教材中是怎样渗透的,教学应达到怎样的要求。

例如在钻研"数的认识"时,挖掘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在钻研"分类"时,挖掘分类思想;钻研"运算定律"时,渗透符号、转化思想;钻研"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时,渗透集合思想;在挖掘"循环小数"时,渗透极限思想等等。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研究教学方法,创造如何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具体的数学知识中的条件,设计出便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思想的课堂教学。

4.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立足学情,全面预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都得事先做好准备,上一堂数学课前,当然要对教学活动有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想象课堂40分钟是怎样的情形。而学生是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不确定的因素。这时候,老师就要想象学生会怎么参与我们的课堂,一个教学环节出来,学生会怎么样反应呢?所以,课前分析学情是“以学定教”的第一步。

下面,我们就进行《面积和面积单位》这块内容的学情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从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在知识基础方面,长度、长度单位、周长算是本课的基石,但可利用的知识基础资源真是很少,课前我很担忧,“面积”概念很抽象,学生能理解面积的意义吗?面积的概念若掌握不扎实,对后面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那可是相当吃力的。同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可能会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会有听到过“面积”一词,因为现在的“买房热”带动了家长经常谈论这个话题,可能学生听到过“这个房子的面积是120平方米”这样的话,所以这种猜想成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充分考虑学情,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法,以备在课堂中迅速调用。想得越全面,上课的底气就越足,课堂应对和调控就越自如,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定下教学起点,“以学定教”使课堂充满灵气。

分层练习,自主选择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力求讲究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设计。比如:四下教了四则混合运算就针对这个内容,布置了学生用扑克牌算24.在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练习课上,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完所学的知识之后,可设计老师的手机号码,来考考大家。题目设计的要求是:(1)不能直接将号码出示。(2)充分利用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3)问题表述要清楚,题目设计要新颖。

又如四上教了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后,正值学校秋游,从学校去官溪,我当时就要求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秋游。告诉学生路程是3600米,在走的过程中体会去时用了1小时20分时间,回来的时候用了1小时时间,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当时同学们提了这4个问题:去时的速度是多少?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往返速度相差多少?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前2个问题非常容易,3600÷80,3600÷60,当作☆题,要求全班做。第三个问题当作☆☆题,自由选择。最后求平均速度,当作☆☆☆题,要求好生做。结果学生列出下面算式。生1:(45+60)÷2;生2:3600÷(45+60);生3:3600×2÷(45+60).这时候我问学生你们亲身体验走这段路时的感觉,平均速度不可能大于多少而小于多少呢?水到渠成得出往返“平均速度=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难题就在学生亲身经历中解决了。不同的学生就得到不同的发展。 再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出示趣味性的一则日记,让学生修改。“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洗完脸。喝了250升的牛奶,吃了50千克的面包。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3平方米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小孩数学怎么教怎么给孩子教数学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孩   数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