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5:02 阅读: 评论:0

1.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境界是存在者实现存在的状态。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分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分类编组,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要心中有数,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会助长“高层”学生的傲气,挫伤“低层”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既注重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相结合。

对后进生要严爱结合,课堂多提问,多让他们练习,多辅导,多启发他们,多让他们做一些基础性题目,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恰当地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待学习有余力,思维灵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要把集体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逐步使他们达到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都不断提高,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精心搭配合作小组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分组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对“后进生组”加强辅导,使他们赶上进度;对“优等生组”则提出更高要求,使他们扩大知识面,学得更深一些。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有时间兼顾到更多的学生,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数学。除此以外由于教师所教学的该组学生各方面能力水平差不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度身定做,真正做到了备课备学生。

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能帮助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组建优势互补的合作学习小组,并引导班里学习好的学生一起来关心尊重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在班里营造互帮互爱、互学共进的学习环境。

2.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在新课改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并用其指导课堂教学

新课改并不是仅仅拘泥于形式,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在新课改之下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就需要从观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出学生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获得知识;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转变以往注重教学结果的教学方式,要从"教条式结论的学习上"转变到"发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有时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掌握住知识的要领,更不能做到实际运用。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去思考、发现,才能改变当前数学学习的现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章时,对于"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那让学生理解清楚。如果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总结,就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知识列举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针对题目列式子,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对学生逐步引导,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不仅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而且对学生掌握知、运用知识也有不小的帮助。

在新课改下进行数学教学,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新课改中指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关注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学生,尤其是数学成绩较差学生的发展。只重部分而不重全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不会高效。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由于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优点,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尽到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激发兴趣,使学习具有主动性。

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新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教学“10的认识”,实物投影1—9这些活泼可爱的数字娃娃在公园里做游戏,数字娃娃中9最大,当上了队长,它骄傲地对1说:“你呀,又细又长的,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1听了很难过,悄悄地站到一边去了,这时0跑来了,有礼貌地对9说:“队长,如果我和l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说完就站到1的右边,9害羞地看着他们走了。(相机板书“1”“0”)“小朋友,0站到1的右边又组成了一个新的数字,读几?”(10)“我们已经知道了10的读音,关于10还有很多奥秘,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10的认识)。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笔者采用故事导入,形象生动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以前分得还少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而八戒却还是莫名其妙。”(同学们都笑了)这时我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生动形象,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较好的心理准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越学越想学。

变式练习,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能够培养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树立自信心,发展创造力。如:口×口=12有几种填法,运用乘法口决,学生很快得到“2×6、4×3、12×l”等算式,再交换位置,一共有6种填法。此外,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练习到变式性的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利用学具来帮助学习。学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趣味。在一年级下册配套的学具袋中有一副扑克牌。

为了发挥这副扑克牌的最大作用,让这副扑克牌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主要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形式,两人比赛,一人做裁判,一人记录。比赛的学生每人抽两张或三张牌做加、减法或连加、连减,看看谁的数据大。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做抽牌比大小游戏,常常活动一节课,课中,学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题,练了多少比大小,这比让他们单纯做题有趣也有效得多。“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学习数学!

4.数学思维训练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根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产生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数学思维训练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7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因材施教   数学   教学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