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些基础数学能力也正是在这时候养成的,所以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提供探索的空间,实现课堂资源生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例如“你考虑问题真周密啊!”、“你的方法真有创见!”、“××同学解题方法真不错!”等。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
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做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做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7×4。我高兴地表扬他大胆创新,部分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教师是倾听者,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学会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正是低年级教学所盼望的。
密切联系生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教学在课内要创设有趣的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合作情境、应用情境等),设计出模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尝试应用。其次,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布置探究性较强的实践作业。
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扩展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评价、自我表达观点、自我流露情感,他们无拘无束,完全可以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种以学生发自内心的体验学习,注重学生的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实践,对情感行为内省体验,最终获得用语言未必能表达的知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发展,这正是教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课程目标。
2.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
创新提高,让学生“机智做”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如何,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重要。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处处加以引导、启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了圆柱体的体积之后,我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8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10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常规的思考方法,先求高,再求体积。
但算式比较复杂。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呢?学生陷入了冥思苦想中,但迟迟找不到突破口。此时我提示说:想想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学生拿出学具,经过仔细观察,变换不同位置,反复思考终于有几位同学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列出了最佳算式:80/2x10=400cm2。
大胆质疑,让学生“勇敢做”
想要课堂充满生机,想要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质疑。让学生在质疑声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从不同角度质疑,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准备题:修一条长60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30天完成,两队结合修多少天完成?我在统计有多少个学生做对时,发现一个学生欲言又止,举手犹豫不决,原来他把6000米误写成600米,结果仍然是12天,不知道对不对。
我把这一怪现象交给学生讨论,有说对的,有说错的,也有说是巧合,大家意见不一,莫衷一是。我不露声色,又将6000米改为60米,1米。学生计算出的结果仍是12天。一阵议论之后,有学生发言了:合修的天数与这条公路的长短无关。只与甲乙两队单独修的天数有关。像这样学生在经历困惑,质疑,感悟中做数学,会更大限度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3.低年级数学如何教学
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
1、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知道问题意识是数学修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中极力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是教学数学的责任之一。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课堂上精心地创造质疑机会,还应考虑让学生能真正地动脑筋想问题,能围绕生活实际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或能找到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而提出问题。若在课堂能把这段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训练,以学生的身份去给学生示范性的提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培养。
2、“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在学生试着提出问题的时间段,无论孩子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孩子提的问题是否可行,只要是学生们自己想到的问题,作为教师都应该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对提问不再感到恐惧,跨出了第一步之后,相信孩子们会越发有信心,而对于所提出有有独到见解的问题,我们教师也要及时地点出孩子们所提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从提问题中得到收获。才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教师心里想要的问题
教材运用与教学策略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尽量多的去掌握知识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对教材认真地研究,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分清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掌握教学的基础知识点,便于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浅湿的提问;分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方向上掌控到位,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技能;要知道在教学中哪些问题属于拓展性问题,哪些问题又属于探究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其次还应该站在孩子们的年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以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出发,更加贴切地去提出一些孩子们能够回答上来的有实效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孩子们自发地去思考,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的,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同时,我们都知道“数学学习中的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新授课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站在和孩子们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地讨论教学内容,拉进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孩子们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下真正做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教师适宜用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练习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抽一名孩子说答案,其它孩子们可在正确的情况下说出该乘法算式的乘法口诀,让孩子们自己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样,孩子们不仅进行了判断,还能对乘法口诀加以巩固;亦或者是通过小组比赛形式来完成乘法的背诵,使原来枯燥的背诵顿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4.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引不同角度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本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时,很多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
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拿出一道题,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掘的。
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低年级数学如何教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