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与数学有关的方法。
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 如: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在小声嘀咕着:“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可见,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学生通过这样的应用题的解决,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合作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但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到哪些需要探究,哪些不需要探究,哪些学生不能单独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
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想办法自己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仅过了大约十多分钟的摆面积单位,测量,计算等活动,发现了规律,得出了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交流中相互启迪,互相补充,诱发新的潜能。
2.怎样调动学生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全身的各个器官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会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首先要生他们学会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专心听讲。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我在教学中,当一个同学发言后,总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找到优点和不足。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其次要让学生会用脑去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最后要让学生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
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情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新奇的教学用具,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一“边、角、边”时,先要求学生用纸皮剪一个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且夹角为45”的三角形。上课时把自己做好的三角形放到投影机里,然后,把一个学生所剪的三角形又放到投影机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再让他们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所剪的三角形按要求叠起来,他们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三角形重合(全等),然后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带着问题寻根问底,兴趣盎然。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猜想、总结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诸种素质。
3.营造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进行多媒体的教学
以往教师的讲解都是通过粉笔与黑板进行的,而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引入到现代教学当中去。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视频、图片、录音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材料,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过,教师在挑选视频、图片、录音等知识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与本节课内容向符合的课外材料,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
以"认识钟表"这一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多种时间的表示法,并且展示多种钟表的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且让学生懂得如何看懂样式多样的钟表的时间。待学生了解钟表与时间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计算机的播放速度,然后再屏幕上播放各种钟表和钟表上的时间,让学生快速转动自己的思维,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出屏幕上的时间,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使得课堂变得有趣。
进行情景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每样事情都会有想探索的精神,而且大多数都会是必定研究到底,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在讲课的时候,增加情景教学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一起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探讨。 以讲解"百分数"中利息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最近老师有1000元的现金,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置它,放在家里又怕不安全,同学们觉得老师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回答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建议自己收起来;有的建议买个保险柜;有的建议花费了它;也有的建议存在银行里等等。当然,教师应该对每个提出自己建议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眼神并且时不时地点头来表示肯定,进而可以培养学生乐于讲出自己心里的想法的习惯,喜欢在课堂积极地表现自己。
然后,教师就提出"如果现在老师接收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一个建议,把老师的这1000元存进银行,那老师存进银行要怎么计算收益呢?"有些学生就会提出利率的概念,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已经对利率有些理解,进而会很好的与老师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把整个教学课堂的气氛带动起来,不再是沉闷闷的感觉。
4.怎样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
创新语言风格,牵动学生注意力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7%的语气调。”对于有声语言而言,无声语言无疑是对其表达信息量的重要补充。
教师的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洁、生动、前后连贯、合乎逻辑。教师只有学会运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转换起承,在课堂上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独特的魅力,声声入耳,扣人心弦,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语言——体态语,才能更好地调动、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保持积极情感,唤起学生注意力
巴甫洛夫的实验证明了情感对大脑皮层有效工作的巨大作用:积极的情感增进它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它的工作。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就告诉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热爱学生,必须与学生有情感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想要有深入而亲切的交流,就必须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因为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亲近学生,“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拉拉家常,和学生做互动游戏,征询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情感、看法、自尊心等。学生被尊重,就有了被提升的感觉。否则,他们就会有被冷落的感觉,做小动作、搞恶作剧就成了课堂的常规项目。
在课堂上,教师具有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鼓舞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头脑中形成具有情感特色的记忆映像,并且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调动学生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营造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怎样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