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4:30 阅读: 评论:0

1.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乐学

小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实现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教师能很快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很快,学生也会发现只要末尾数是偶数,这个数就能被2整除,接着,教师又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教师也能很快判断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并且和学生比比谁算得快,学生说了一些数后,教师都能很快回答正确,而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算正确,学生一时难以找到规律,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创设游戏情境给学生以趣味感,又有水到渠成的自然感,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好学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生活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我交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有个养鱼专业户在他家池塘里养了不少鱼,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池塘中鱼的大约数目呢?这是一个生活气息非常浓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讲,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这池塘中有成千上万条鱼,都在游动,谁有本事能一下子数得出来呢?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这时教师指出。你们要求到的答案是一个大约数,也就是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估算出鱼的数目来呢?

在学生讨论后,我适当做了一些引导:先从池塘中打捞上来一网鱼,例如捉到100条的话,就在这100条鱼身上做上记号。然后放回水中,过一段时间,当这些鱼已经游到池塘的各个角落后,再打捞上来一网鱼,这时就有带记号的和不带记号的两类鱼,如果带记号的有5条,不带记号的有80条,我们可以根据几个简单的数据,很快理清头绪。

2.激发学习数学热情

教师要研究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只是参考,已经备好的教案只是预设。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思维活跃,多变。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灵活实施教案。教师须掌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本。特别是新的数学教材,必须是先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当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疑问时,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积累非常流畅和及时地给出回答,这无疑对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必须悉心领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设计意图,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厚的知识底蕴。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冲突。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原因。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问: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好奇感,都对自己陌生领域的知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善于运用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不仅要将“释疑”作为自己的天职,更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更要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鼓励他们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大胆发表观点,敢于争论,敢于较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讨论,在相互讨论中明晰知识,理解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不断开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只有给学生营造了这样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思维活跃,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热情才会愈加高涨,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3.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合作学习,携手共进,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合作学习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更能使集体智慧高度结晶。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在教学时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情境,采用分组或其它合作形式,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彼此受到启发通过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学生可以坦率地对老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自己应有的尊严,不再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思考,培养了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提升。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差异,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我在编组时,注意优、中、差学生的搭配,这样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达到交流、帮学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而小组合作学习,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通过共同学习,学生能共同发展携手共进。合作学习,给学生主动进取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民主、开放、快乐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学生能焕发自信的光芒。

尊重个体差异,改进教学评价,让每个学生更自信

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改进教学评价制度,不一刀切,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又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转向侧重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图形的相似》一章的学习评价可分几个方面进行:预习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讨论时的发言;作业情况;书面测试;以及同老师的谈话等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数学。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动力。也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树立信心的源泉。

4.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话欲望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对话欲望。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设置恰当的交流机会,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从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成效。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首先给学生准备若干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以及直尺、笔等材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发挥创造力,想出求解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如: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实践活动,自己想办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其次,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方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重视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以免学生遇到困难就放弃。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就会积极讨论、交流怎样测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目标。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应当重视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重视鼓励,激活学生的对话动力

对话教学是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愉悦感的过程。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受到教师的鼓励会更加活跃。而且会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鼓励学生,并表达出自己的欣赏和鼓励,真正促使学生敢于对话,乐于对话。

例如,在比一比,量一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对话引入课堂学习。如教师展示出海洋王国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孩子们,想去这里玩吗?学生会回答:想。然后继续提问:那我们乘公交车去海洋王国,但是公交车司机说身高在1.2米以下的小朋友不用购票。那么,我们要怎么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购票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接下来,在学生实践、探究量一量自己身高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多运用“你真棒”“继续努力”等词语来赞美、鼓励,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增强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想法不正确,教师应当积极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满激励的课堂学习中,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对话勇气,并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出错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数学热情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学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境   小学数学   课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