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们都在为组织好每堂数学课绞尽脑汁,尽量使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寓情于教学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数学教学中也莫不如此。"情"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激情",如果课堂伊始,教师就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导语来教学,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如:在讲椭圆时正赶上"神七"飞天,利用多媒体以一张浩瀚宇宙的影片入题,紧接着播放神七飞天的一瞬间视频,同时引入课题:我们身处的世界是浩瀚无边,神秘无边的宇宙,我们要用无边的知识去了解他、驾驭她。9月25日21时10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光荣的"神舟七号"跃上太空,首次实现了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梦想。你可曾想过神七进入太空后的运行轨迹是什么?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求知热情。
"情"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登上讲台,首先要用肢体语言,如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的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这样以"情"促学,以情促教,我们的教学就不至于干瘪了。
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思起于疑,疑能引思,思则生趣",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例如:在讲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以一个趣味语音小短片引入,短片内容:三个臭皮匠和诸葛亮比试解题,诸葛亮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老大、老二、老三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三个臭皮匠和诸葛亮谁胜的可能性大?请同学们帮忙做一回裁判。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今天要学的知识,这样顺势导入新课,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思索。教师在课堂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让他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2.课堂导入方法一
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它的设计思路:复习与新知识(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反函数”时,使学生回忆函数及映射的定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引进反函数的概念。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清楚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并且掌握了反函数的定义。 运用此法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二是搭桥铺路,巧设契机。复习、练习、提问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教授新知识的契机。
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即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它的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与已知的数学知识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教学具有温故知新的特殊作用。
例如“圆锥曲线”一章的学习,学习“椭圆”知识可用学生已有的“圆的知识”类比导入,而后续知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学习则可用已有的椭圆知识类比导入。
3.课堂导入方法二
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导入法是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这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为传授新知识创造契机。
比如在选修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椭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点的集合是椭圆。然后引导学生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和”变成“差”得到的就是一种新的曲线,引入标题《双曲线》,这种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同时导入了新知,而且学生能轻松地抓住两种不同曲线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后面性质等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设趣味情境法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而学生往往只对自己熟悉的、有趣的事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如果教师选择与数学课程相关并且符合学生“胃口”的事例作为教学情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节课可以用一个故事导入:印度有一位发明家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玩了以后很开心,决定奖励这位发明者,发明家没有向国王要金银珠宝,他的要求是:让国王往棋盘上放麦粒,但是规定第一个格里放1粒,第二个格里放2粒,第三个格里放4粒,第四个格里放8粒,依次下去,后面格子里的麦粒数是前面格子里的两倍,棋盘共有64个格子,国王一听笑了,连忙答应了。可是过了没几天,国王的手下急匆匆的赶来报告国王,整个国家的麦子都不够用,国王一听惊呆了,请你帮国王算一算,国王到底能不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讲一个与等比数列求和有关的故事来做这节课的导入,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而且对故事中麦子的多少非常的好奇,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相反如果这节课一上来就说,“今天我们继续昨天等比数列的学习,今天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堂肯定死气沉沉,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课堂导入方法三
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
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方法一课堂导入方法二课堂导入方法三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