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4:28 阅读: 评论:0

1.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为了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有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实践、探索与合作

实践、探索、合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言,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我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

小组合作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进行基础性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的一些重难点的处理上,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当地去点拨;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复习,这样就能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等生在小组合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中等生通过交流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智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设计疑问,因为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思考,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新的发现,才能有所创造。因此,设计疑问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如在讲“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每天都有零花钱吗?都是多少?”学生立刻情绪高涨,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起来,“一角、二角、五角、一元”等等。这时我拿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接着提问:“谁认识这些人民币?”这时,有的学生高举着手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这是一角、五角……”没等这位学生说完,另一位学生又站起来说:“这是五元、十元……”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学生纷纷说出了人民币的面值。这时,我继续设置疑问:“我们每天的零花钱都能买些什么东西?买完东西后,应该找回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学生一组一起来讨论。”学生听后,立刻在小组内交流了起来。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起了创新意识,延续了他们的学习激情。

2.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尊重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个体,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这些差异不可忽视,有差异就有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教师要仔细倾听,适时引导,不可一口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思维,要尊重学生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和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要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引导每位学生探究问题时,可以展开分层次的自主学习,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分数》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明明和芳芳一起去野炊,平均分吃4个苹果,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学生遇到分苹果这样的问题,兴趣特别高涨,都欲争着尝试回答,思维被激发出来了,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答案是二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二呢?学生是通过尝试和反思得出结论的。

善于倾听学生

学生是一个个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个体,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因此,对于课堂上学生突然出现的新颖而奇特的想法,教师要善于倾听。首先教师要有倾听的意识,要时时想到自己是组织者、引导者,舍得放权,舍得让学生说;其次要有倾听的耐心,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教师轻易否定或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就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此外要注意倾听的方法,要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必要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倾听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通过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反馈信息,而且可以预测师生互动的大致走向,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教学。

如笔者在教授两位数加两位数(28+13)时,在学完一般方法后,便提问“还可以怎么算?”鼓励孩子提出其他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个孩子的见解与众不同,但词不达意,小脸涨得通红,意思是“不一定非得从个位算起,也可以从十位算起”。见此情景,笔者及时进行引导“先估算3+8是否满十,够十,就在十位上加十,十位上变为2+1+1=4,个位上见8想3-2=1写1。这样想就不会忘记进位了。”在笔者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清楚了。孩子笑了,其他孩子也纷纷伸出大拇指夸奖,大家为该同学释放的潜能而喝彩。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首先教师必须保持出色的教学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过来也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使教师始终保持乐观的心境和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才会始终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传递给学生。

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要有宽容的心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和过错;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生产力,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多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人的认识活动问题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而只有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环境,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自信心,缺乏毅力,这种心理障碍又与认知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自然增加了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减少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薄弱之处,减少学习的困难,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提供机会,帮助成功,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期望,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数学的实践活动是有别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另一种综合性活动,这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确立良好的学习目的很有好处。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意志经受了锻炼,同时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师生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例如:在班级撰写数学小论文比赛中,教师把出色小论文张贴在教室后面,供全班同学观阅,对特别有新意、有深度、有见解的小论文,教师指导他们补充、修改、完善,并在学校公示栏里公示,这样不仅让这几位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而且也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在学生中产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4.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设置合理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深度和广度并有较强思考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辩论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并没有现成的类型可以套用,都需要通过自己独立地思考和探索解决。设计问题还要具有挑战性并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既有联系又有距离,让学生既能感觉到这种关联且能知道问题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能感觉到其中的距离并有足够的信心跨越它,却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即所谓“跳起来摘桃子”。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及积极思考的探索热情,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引发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自己的“聪明”、实现知识迁移和释放能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并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课不宜过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后所理解的原理不容易被忘记。让学生独立思考就要允许有不同意见,而不是标准答案,教师对于学生的分析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并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课后探讨的学习方式。

在班级乃至学校要营造活跃的探讨问题的氛围,让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其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要融合多种多样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课下学习探讨小组,在每个组员轮流组织小组探讨活动。课下讨论要有宽松的讨论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难易程度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课下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获得知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还必须定期对课后讨论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检视,从而保证课后探究的高效进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讨论方法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学数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