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4:08 阅读: 评论:0

1.怎样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怎样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教师的教学应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中,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学习方法。

情境中学,学有所感

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人的认识过程的起步,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有创设学习情境的丰富材料。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爆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提问: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文具一条街看一看,顺便买一些必须的文具用品。学生欣喜地开展着销售和购物活动。这样的处理,使得数学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产生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具体丰富的生活情境,掀起了孩子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了孩子思维的涟漪,引起了无穷的遐想和学习的欲望。

转变角色,探讨数学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变不平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融洽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才会随之高涨,对数学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生情感融洽了,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挥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学生往往喜欢哪一位老师,也就特别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被老师所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

使课堂教学富于韵味

写诗是这样,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透,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懂得怎样学、学会如何用,自奋其力,自品其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使课堂教学放射出数学知识的韵味。如教学三年级在学习乘法简算时,出示例题25×24,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答。

有的学生竟用了五种解法:25×24=25×4×6;25×24=25×6×4;25×24=25×8×3;25×24=25×2×12;25×24=25×20+25×4。尤其是第五种解法,学生用超越教材内容的方法解,自然理由也是超常人的。当学生用“24个 25相加也可以分成20个25和4个25相加”来解释时,我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他们在充足的思维空间里想出来的。课堂教学要富有韵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不能直露,更不能全盘授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充分享受“含英咀华”的乐趣,让他们从“马啼香”中归来,去寻找“踏花”的乐趣,从中悟出发散性思维的真谛。

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后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在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3.如何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

叶澜教授曾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老师,想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总是倾向于和老师处好关系。当处于和老师良好的关系之中时,他们会感到心理安全,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因此,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快乐”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爱心、平等之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大朋友,与他们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通过师生情感的融洽,心灵的沟通,为学生发展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只要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颔首,一句赞美,都能让学生铭记在心,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

没有幽默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没有幽默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同样是枯燥无味的。美国的保罗希地博士曾经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启发和诱导学生,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有趣味。我们现行的数学课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如果我们按书上的数学程序来讲解,很可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支催眠的曲子。

而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艺术来处理数学教材,增强课堂数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活跃,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真、假分数时,有一部分学生老是记不住概念,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一位母亲和她的亲生儿子,谁的年龄大?”学生回答:“当然是母亲的年龄大。”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郑重其事地说:“母大于子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学生听后在笑声中记住了真假分数。

4.让学生喜欢数学的策略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提起情境,我们不免会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多媒体课件成了情境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情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幅图片、一件实物……情境能否吸引学生,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以孩子独特的眼光来审视数学,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 如“圆的认识”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平静的水面,如果丢进一颗石子,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在学生描述后,多媒体演示:一池宛如镜面的湖水,被丢进一颗石子,湖面顷刻间荡起层层涟漪,一个个圆也就由此生成。由此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

往水中丢石子――多么熟悉的情景,将勾起学生多少美好的回忆。利用如此现实而又活生生的情景引出所学知识――圆,自然而然使学生内心达到共鸣――哦,原来数学就在我们不经意的玩耍中,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的美妙、迷人。学生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思维自然会活跃,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地产生了。

学会欣赏,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审美性

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数学是一门蕴含着美的学科,不仅有外在的形式之美,更有其内在的规律之美;既有逻辑缜密之美,也有思维灵活之美。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的对称、圆的和谐、曲的变化、数与形的协调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在美的体验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看,数学多美! 这么多宝塔数字映入我们的眼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如此的美轮美奂。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数学语言的精练美,符号的简洁美,图形的对称美及几何的变换美(莫比乌斯带)等。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从而陶醉其中,乐此不疲,那么学习数学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学生又怎么会害怕数学呢? 有趣的数学课堂还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想法,倾情表达;来源于老师细心地捕捉,智慧地引导;来源于师生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碰撞的火花。只有学生的思维敞亮了,思路拓展了,我们的课堂才会形成强有力的教学磁场。孩子们经历着好奇,惊喜,困惑,最后茅塞顿开。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唤醒,唤醒了学生的个性,唤醒了学生的悟性,唤醒了学生的灵性。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

怎样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如何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数学的策略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学数学   氛围   课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