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培养数学兴趣的方法。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适应新课改要求,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式被动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结合学科特点,突出数学美,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家维纳说过:“数学实质上是艺术的一种”。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数学,你就发现,数学原来是很美的。对称、和谐美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它给人一种圆满而匀称的美感与享受。
在高中数学中有波浪滚滚的正弦曲线,欲达而不能的渐进线,翩翩起舞的蝴蝶定理,它们在和谐中动静结合,富有诗情。从自然数到整数,从有理数到实数,数系的每一次的扩充,一次又一次矛盾的冲突与解决,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和谐。初等数学中的对称、和谐美最典型的例子要算黄金分割数0.618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了。
2.数学兴趣培养一
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徐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心,所以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教师就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讲一个小故事,或做一个小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3.数学兴趣培养二
积极给予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有上进心、喜爱表现等心理特征,教学中,我多采用积极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对象,有的放矢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对班上的优等生,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给他们吃偏饭,增加知识难度,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个别辅导;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到学期末,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高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该由学生自己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获取。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爱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激发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延续”,使学生延续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结课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开始所提的问题:
“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当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就说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
4.数学兴趣培养三
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果你没有成功过,可能你还没有那么渴望成功,但如果你成功过一次,你就会知道成功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你会感受到所有人对你的赞美和崇拜,你会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你会感受到其实你很棒你还可以更棒。 有一个同学,他一直以来的成绩都很一般,结果有一次,恰巧他的数学考了全班最高分,当成绩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后来他的同学都把他这一次的超常发挥当作是一场意外,结果,下一次的数学考试这个同学又考了第一。
这一次是真的把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他的数学老师让他给大家讲述一下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他说:“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但上一次考好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也可以很出色,而且考好的感觉真的很棒。” 事实证明,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而且一旦成功一次,你的目光会看的更远,会产生更高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是你接下来奋斗的动机和目的。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尽量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上变得自信,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关心爱护学生
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受人尊敬的老师都是一些爱生如子的老师,其实学生也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可以感受到老师是否喜欢他。一般情况下,学生和哪个老师的关系最好,他哪一科的成绩也就最好。有些老师只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习惯性地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每个学生都非常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赞美和关怀。
有这样一个老师,她真的是那种无私奉献的老师,虽然她有些女王范,上课的时候也比较严厉,可是她对学生是真正关心的,只要她发现你的成绩有一丁点的退步或者觉得你近期的状态有一点不对,她都会把你叫去谈心,在她眼里,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分别,只要想学习与不想学习的分别,她不是班主任却比班主任还要负责,她带的班级的成绩一直都是最好的,因为她善于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往往能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好老师就是要能走到学生中去,可以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让学生真正地接受你,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而不是端着老师的架子,只会批评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都抵触你。
如何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兴趣培养一数学兴趣培养二数学兴趣培养三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