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深入浅出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3:41 阅读: 评论:0

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深入浅出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深入浅出?课堂教学的深入浅出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深入浅出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吸取传统教学的成功做法,创新教学设计,讲究方法策略,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1、不拘泥于例题的安排,合理整合、适度延展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中例题的安排,应依据新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科学的整合。如“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的单位“1”,尤其是把整体作为单位“1”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以1/2为突破口,事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先通过一张圆形纸片、一根铅笔说说1/2所表示的意思。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用12根小棒如何表示1/2,接着出示一幅苹果图和一幅小狗图说说如何表示1/2。在比较归纳中使学生知道了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表示1/2。这样,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单位“1”。再通过让学生对一个整体的举例和判别,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把一个整体作为单位“1”的含义,从而突破了难点。

2、利用实物直观、语言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来处理教材,把书上静止的教学内容设计为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理解数学知识。如: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让学生通过撕下不同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建立千克的重量概念,一定要让学生接触1千克的具体物品,如两袋食盐,1大包洗衣粉,通过称一称,掂一掂,到拎一拎,实实在在感受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往往理解得透、记得牢。在学习中有很多几何概念可以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如射线、线段、直线、角、平行线等。再比如1吨重量观念的建立,不可能像体验千克重量那样去掂一掂、称一称,这时必须借助语言直观,描述每袋500克的盐,2000袋合在一起是1吨,学生通过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了1吨的重量。

3、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厘米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2.数学教学方法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意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公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

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π与3.14159”为例,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的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及其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是获得的概念更加准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引入概念

概念教学法的第一步便是引入数学概念,这是概念教学法的管家环节。引入设计和组织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否被学生所认可,进而进行分析和讨论。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的真理,概念教学也是这样,一般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引入概念,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模型、实物、图表等,尤其是几何,有了实物、图像,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情景感、立体感。通过将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具体到抽象,进而引出数学概念。如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笔者是如此给学生讲解有关圆的概念:首先取一段线段,将其一端固定到黑板上,另外一端则绷紧笔尖,然后以固定点为中心将线段旋转一周,它的另一端点笔尖所形成的这个封闭图案便是圆。这一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直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这一图形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抽象出圆的定义,这样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概念。

3.数学思维训练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动手操作活动而展开,又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分别用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去拼摆平行四边形.在教13-6=?时,先让学生用学具在课桌上摆一下、算一算,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这样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上全身心地摆、算、说,出现了摆法不同、说法不同,但得数相同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操作探索,明白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法,能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非常重要.

4.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针对现代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家庭电脑的应用相当普及,网上操作在农村已不是什么难事。为此,我根据实际需要,亲自动手制作了许多直观教具,结合幻灯、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许多抽象的代数、几何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行程问题”中“相遇”的问题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两列车从不同地点同时相向而行,并提示看清两列车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让他们填表、找关系、列方程,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是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边活动,短短一节课的45分钟里,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知识的传承性和实用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学生逐步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数的组合就能解决篮球赛的比赛场数问题,学习了黄金分割法就能解决家里的建房问题。

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充满自信,培养学生乐于学的兴趣。

“会当激水三千里”,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是何等的自信。一个人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自信心起决定性的作用,充满自信相当于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因为自信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持久存在的内在动力。双差生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内心充满了自卑。这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通过一些典型例子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谈心时要多鼓励,多表扬,少埋怨,少批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在教学时因材施教,布置任务时扬长避短、有的放矢,不适时机地给予鼓励,给予表现的机会,努力形成积极的成功体验及情感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个体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逐渐改变他们上数学课的害怕心理,做到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深入浅出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思维训练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