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3-02-08 23:13:18 阅读: 评论:0

1.如何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字算法,难免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

培养好奇心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学习单数加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发几个纸片,然后把纸片放成堆,一堆放2个,另一堆放4个,然后提问总共是多少个纸片?这就需要每个同学亲自动手来找寻答案。

创设游戏情境

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投入简单的游戏中,教给学生知识。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定义时,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纸片,然后给学生发一条丝线,让学生用线把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整个围起来,再用尺子测量出线的长度,即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周长。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生都是好奇好动的。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有关“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在课上,我们要求学生把各个图形对折起来,让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学生自己就会发现有些图形并不能够完全重合,有些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发现其中问题,并且自己动手解决,这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提升数学品质

小学三年级正是思维能力锻炼最佳时期,学生要想具备较强的数学品质首先需要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数学品质培养。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考欲望的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启发式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教师应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依据,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内容,从问题出发,在提供的一句中找到问题的契入点,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进行提示及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个人见解,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及观点,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问题。通常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新颖的解题思路,发表个性的数学见解,然而这一切形成基本都在后半段,因此如果教师预留的思考时间过少将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探索,而预留的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学生陷入思考的死角,因此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视实际情况及实际教学需要而定,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学科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结合数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求知欲旺、上进心强的特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都比较激烈。

我们可以利用小组与小组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激励学生你追我赶,超越别人,当然,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取得成效。学生的水平不同,在课堂练习时,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坡度,起点要低,以大纲为主,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告诉其结果,而应教会思考方法,训练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养成耐心思考,严肃认真的习惯。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增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如何激发小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课堂互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身体验,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因此,要尽量在课堂上与同学互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尽量让学生参与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教师在一旁辅助,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局面。

(2)生活启迪。由于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数学这门学科有很强的实用性,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联系到书本上的知识点,比如:请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情况编数学题,与同学交流。不但促进学生间的互动,还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中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

(3)适当的引导。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起到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想多看、多动手。适当的引导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鼓励思维的扩展。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小,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困难,多半靠死记硬背,但普遍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强。老师应该适当利用这一特点,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活泼好动,很难要求他们一节课一直安静地听讲。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有趣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在学与玩结合的情况下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使学生不再感到上课的内容枯燥,而是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学生会在学习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发现课本上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学公式,于是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课件,利用一道思考题进行了新课导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先让学生根据问题想象,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将圆柱体的侧面剪开后展开的过程,这样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展开图形的“长”就是原来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展开图形的“宽”就是原来圆柱体的高,求“侧面积”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怎样求表面积?”一堂枯燥、抽象的课,借助多媒体作用变成了一堂生动具体的课。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的兴趣常常受老师的兴趣、个性特点的影响,其影响会直接迁移到该学科的学习上。如果学生喜欢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特点,可能在该学科的学习中会引起极大的兴趣。相反,若教师经常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方式,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怎么能喜欢他上的课呢?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其次,教师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两者恰当地结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同时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各抒己见,与同学讨论、分析、比较、判断,取长补短。在讲授新的概念时,引导学生说说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讲授“算术平方根”这个概念时,引导学生说说什么叫做“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又如在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抽几名学生自己小结,锻炼他们的逻辐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起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如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如何激发小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1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3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培养孩子   兴趣   数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