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数学教学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展。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1.优化数学教学结构
中学数学教学活动需要遵循新课导入、教材讲授、学习反馈、深化拓展、作业布置几个方面,要想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科学设计数学教案,利用好课堂45分钟,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有完整的教学理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层次安排教学规律,根据进度调整教学速度,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在知识讲解完后,可布置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时总结、观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感性学习到理性学习的转化,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优化数学教学结构时,教师还要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多元化角度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课堂时间充裕,可以安排互动活动,拓展教学,让课堂结构变得更加紧凑。
2.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
为中学数学教学课堂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因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中学数学课堂开展的时间比较少,但教学内容却不断增加。面的这种状况,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先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学生以及学校的基本特点进行思考,不仅要确定整体教学目标,还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同时,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对其全面分析、合理掌握。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使用的教材,还需要制定出不同阶段的实施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增强各个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持续性学习原则。
3.创新并扩展数学教材
对中学数学教材实施扩展与创新,在素质教育背景实施下,中学数学教材不仅局限在校园教材中,在该教材基础上,还需要对其开放、挖掘,并保证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身能力普遍提高。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知识传授作为基础,并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课堂高效性的实现。在传统体制下,中学数学教学主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进行培养,但在素质教学背景实施下,主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2.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当中的寓意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表现得更加民主、灵活,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生动活泼的课堂面貌正在形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模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模式的完全摒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当教材内容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特点,应采取“观察―操作―概括―应用”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应采取“自学―指导―理解―巩固”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假设到验证的特点,宜采取“问题―讨论―建摸―拓展”的模式;当内容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的特点,宜采取“情境―探究―总结―反思”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相互间的动静结合,更能促成学生的成功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对突破静态学习很有必要。同时,教师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究,让学生感悟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干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我们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织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垂径定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定理及推论内容,再加以分析证明,这样教学就简单容易得多,但因为定理内容不是由学生自己探究生成的,所以教学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的。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让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圆形纸片,并且画出一条直径和一条垂直于这条直径的弦,指导学生根据圆的对称性折叠纸片,观察得出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组织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得出“垂径定理”,顺理成章地得出其推论。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了一个直观清醒的体验过程,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在教学有关几何模型的内容时,可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
开展有效的、形式多变的数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应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既包括外在的实践活动,更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甚至有所创造。 在教学“概率”时,可以采用让学生抛掷硬币的方式:一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另一个学生记下每次抛掷的结果,在大量的重复后,学生得到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引出鸡兔同笼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活动不应只在课堂中进行,还应该延伸到课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做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设计既精美又有内涵的图案,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形,撰写数学小论文等。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把计算器、计算机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形式各样的活动可以把数学思想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和观察能力
直觉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综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它依赖于对事物的全面和本质的理解,侧重于整体上把握对象而不拘泥于细节的逻辑分析,它重视元素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整体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中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识别,规律的发现以及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都离不开观察.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研究对象的特征.
2、重视解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通过方法论的分析使数学中的发明、创造活动成为“可以理解的”、 “可以学到手的”和“可以加以推广应用的”,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3、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法国科学院院士狄多涅认为:任何水平的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使学生对他所要处理的数学对象有一个可靠的“直觉”.中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课本的知识、学会课本知识的严格表达,更要学会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这里就不仅仅是指逻辑推理.就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言,非逻辑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来正确答案,省略了解题过程,这就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