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想上好数学课,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也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既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要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组织形式
以往教学设计中, 教师通常会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浅入深地设计若干个提问, 预想学生在这些提问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找到最终的答案, 形成数学概念和方法。 如果在课堂上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在专注地听、 积极地思考, 这些提问无疑是可以达到预想效果的, 而现实的课堂中, 一线教师最苦恼事情往往是总有部分学生并不能紧紧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 当他们只想做自己的事情, 或不小心走神的时候, 那些符合认知规律的琐碎而周密的提问则不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堂不是一对一的辅导, 是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位学生的班级教学,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 学生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开展学习, 才能让每一个人参与进来。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关注了这一点, 在设计的结构框架上分为了独立探究环节和协作建模环节,从而引导备课老师基于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
要对难点逐步分解,慢慢深入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是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孩子们开发智慧、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教学目的关键环节。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点与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于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众多,具体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而定。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难点逐步地分解,教学难度应该要有梯度,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逐步地引导学生们对难点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潜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一年级的连续加减法教学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尤其是农村孩子,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我们可以将连续加减法分解开来进行讲解。比如: “5 + 8 + 7 = 20”,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5 +8 =13”与“13 +7 =20”,如此一来,孩子们便很容易就能接受理解。再比如,在三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将平行四边形分解为一个长方形与两个三角形,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累加便可。逐步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从而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
2.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
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以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已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
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无所知,也不知该井讲些什么。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在课堂教学中走形式和走过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应总体把握本堂知识,我们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明确:①分工明确。②建立机制。③适时引导。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数学教学方法
引入游戏教学方法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当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快和兴奋。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不妨借助孩子们爱玩的这个心理,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做游戏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多做做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加深对数学问题认知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律的时候,我们不妨用游戏来让他们认识这个规律。游戏的道具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塑料三角板和量角器,我们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小组同学测量三个三角板的内角和,并发现所测三角板内角和的规律,最先完成测量和发现规律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一个游戏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它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再者就是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竞争的存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的游戏,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他们也会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内容的存在。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效率。
模型教学法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数具模型来授课。数学模型直观生动,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具模型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更直观、更简单的问题。例在讲解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如果仅仅将公式告诉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的话恐怕难以理解公式的意义。不能灵活运用。
我们可以把教学模型拿到课堂,教学模型现将圆柱体沿直径方向剖成两个半圆柱。然后又将两个半圆柱沿半径方向剖成小的扇形体。然后将这两部分边缘相连的扇形体吻合起来,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一个圆柱体,而是一个极为类似的长方体。从这个极为类似的长方体上面可以看出来圆柱体的底面积已经变成了这个长方体的一个长方形面。而圆柱体的高变成了长方体的宽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也就很轻松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并且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运用并且记忆深刻。
4.数学思维培养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学生学习的动力,就会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克服困难,积极的探索、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组织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 ,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论证中,提高主动参与的机会,以便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启迪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了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如何更好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思维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23:0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9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