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农夫的前面,忽然出现了一个仙人。白花花的头发垂到了地上,雪白的胡子也垂到了地上。仙人开口对他说:“你啊你,必需要知道,苗不是靠你拨出来的,而是要用你的辛苦劳动换来的。俗话说的好,有付出才有收获。你要天天给禾苗浇水、施肥,到今天你还没懂得这个道理吗?以后你要注意,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的禾苗活起来。”于是仙人拔下一根长头发扔了出去,降落在农民的禾苗上。
第二天,农民拎着洒水壶和肥料桶来到田地里,他一看叫了起来:“禾苗活起来了!终天活起来了!”从那以后,每天,农民都给禾苗浇水、施肥,有时还会给禾苗拔一拔草。
到了秋季,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一大袋、一大袋的粮食背回了家。自己吃剩下的就拿去卖,又赚了大钱。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二篇这就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拔苗助长”的出处。这一成语至少告诉了人们两方面的道理:第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够认识它,利用它,而不能违背它,改变它,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综观现实中的一些实例,很有拔苗助长的影子:老师布置大量作业,推荐五花八门的辅导资料;家长给子女制造多个奋斗目标,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等等。凭心而论,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结果却往往不那么理想。
第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任何事都有个先后顺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量的积累还没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人为地要求发生转变,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三篇从前,有一个人有块田,田里种着玉米。
他每天去给玉米除草施肥浇水很是勤快,但是他感到自己的玉米长得还是没有邻居的玉米高,他想我家的玉米得超过他们家的,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每天早早起来把玉米往上拔了一截,两天他就把一地的玉米都拔高了。他干完活说;不白费力气。以后我家的玉米就超过他们家啦,然后他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了家他开开心心的吃饭,吃完饭。他把孩子叫过来说;咱家的玉米都长高了超过邻居家了,他的儿子很好奇,就跑到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惊呆了,玉米全都弯下了腰枯萎了,到家他说;爸爸你可倒好玉米的根都被你拔高脱离了土壤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比喻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四篇有个农夫以种田为生,每天都辛苦的在田里劳作。有一天,农夫一天的活,他看着自己的辛苦劳作,用手擦擦头上的汗水,说道,唉终于忙好了,希望我的稻、苗快快长大。第二天,农夫来到自己的田地里,比了比自己的禾苗,没有长高,第三天发现和苗还没有长高,第四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头上冒着汗,在田间来回的走来走去,着急地说道怎么还没长高呀。晚上农夫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我想个什么办法?但我的乐苗快快长大呢。哈哈,有了,于是农夫开心地睡去。农夫便急匆匆地来到自己的田里,用手将一根根稻苗往上拔高这样不就长高了吗?哈哈哈。我真聪明!预定的里预定的里面面农夫忙了大半天忙的满头大汗,经过一番辛苦后,他赶紧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孙子,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这怎么可能呢?我去看看,等他们到了田地边,发现和苗全都枯死了。农夫后悔说_我不应该这么着:急。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五篇从前,有一位农夫,他有一块很大的水田,他每天都在想田里应该种点什么好呢?最后,他决定全部都种成水稻。于是,农夫来到水田里插秧苗,他插了整整一天。后来,他每天都来到水田里看小苗长大了没有,但是过了很多天,农夫觉得小苗和原来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农夫就把小苗拔高了,看着高了很多的秧苗,农夫心里美滋滋地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他到田里一看,小苗全部都死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家人知道后,就告诉他拔苗助长是不对的,街坊邻居也帮忙种水田。就这样到了秋天,水田里的水稻都成熟了,农夫得到了许多粮食,并且把多余的粮食也卖了出去,他还学会了种水田的方法和诀窍。
从次,农夫过上了幸福,安详,衣食无忧的生活。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六篇第二天,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大吃一惊。回到家,责怪爸爸半天,爸爸也像我们小孩儿一样低头认错了。为什么呢?这是怎么回事?种田人一直想不通:唉,有了!他高兴的拉上儿子去找禾苗专家了。
禾苗专家跟着他们来到田地,仔细研究一番后,禾苗专家问:你给禾苗做了什么?我记得昨天我只帮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听了这句话,禾苗专家哈哈大笑起来:你太心急了,违反了植物生长的规律,帮了倒忙!种田人忙问:你有办法让我的禾苗重新长起来吗?禾苗专家说:我也没办法,除非再种一次。
有了这次教训,种田人天天认真学习农业知识,一年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王。
我的收获:学习了这个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50个字的拨苗助长的作文 第七篇我觉得,拔苗的这个人,他盼着苗子快点长高,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是你必须先付出,才会有收获。打个比方:你看到了一颗苹果树,上面有好多好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你要是想吃哪个苹果的话,你就得用手去摘,这就是你的付出。知识是一天一天积累的,能力也是一天一天锻炼的,哪能一口就吃个胖子呢,你每次付出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收获。
还有,有些事情不一定你现在付出了,马上就能有收获。比如说农民吧,每天都要耕田,但是,是不是一耕完田就会有收获呢?不是。农民得耕田耕到秋天,才会有收获。这也就是为将来做准备。
每次付出的时候都要有耐心,俗话说得好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一点要记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每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取得成
秋游作文11-15
作文的评语11-10
本文发布于:2023-02-08 16:2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53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