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02-05 07:48:58 阅读: 评论:0

《秋水》篇幅极短,但很富于哲理意味,这与文章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正是由于有对比,文章的“真知”才得以体现,正是由于有对比,优劣之分才得以辨别。

1.两次所见情景之比

河伯两次所见之比,在文中体现得很明显。第一次之所见,是河伯在自己领域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开阔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时,见到的却是大海“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有所见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百川灌河”“不辩牛马”之后,“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为自己的浅陋而叹,也为大海的广阔而叹,一个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和神态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那志得意满、飘飘然的神态,“叹”则表现了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所表现出的羞愧、佩服之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所见后,河伯是“始旋其面目”,一“顺”一“旋”所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心情,“顺”字反映当时河伯在“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后的那种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之情,而一“旋”字则表现了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又重新审视自己,已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性和错误之处。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大、自满,结果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自大自满往往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这里既有河伯对自身的新的认识,即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识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是由不“自知”到有“自知”的升华,也有对事物的新的认识,即由“始吾弗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此时的河伯已认识到了大海的无穷性,从而对他物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做法不同,结局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们的是失误。

河伯在见到自己“不辩牛马”之后,之所以会产生自大、自满的情绪,其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他的无知造成的。正因为他孤陋寡闻,见识浅短,才被眼前浩大的景象所迷惑,才会妄自尊大,唯我独尊。

二是由于河伯看问题的方式不对。正确的认识来自正确的思维方式,错误的认识往往出自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河伯之所以会犯错误,与他的主观臆断有关,主观臆断就容易犯片面主义的错误。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才使河伯看不到“山外有山”,认识不到“强中更有强中手”。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7:4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49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秋水   手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