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诗中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读。同时这也是一首哀怨诗,诗中所表达的被贬谪的愤激不平让人肝肠寸断。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在诗人眼里。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特别是秋天季节,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呢?下面两句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出了原委:“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着一个地方——故乡。这就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被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中国人安土重迁,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久远而浓烈。在历代都有无数的思乡诗,但是把思乡之情写得如此凄苦,如此令人心碎、不忍卒读的还不多见。这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性情有关。
柳宗元出生于一个先世显赫却日见衰落的官僚家庭。他才情很高,二十岁即进士及第,但在仕途上却极为坎坷。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主持的“永贞革新”,不久王叔文集团失势而瓦解。他先被贬到荒凉的永州任司马,十年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市)。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也因此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写这首诗时,他在贬地柳州任刺史。当时的柳州被认为是蛮夷之地,被贬于此是对他的极大打击,他心中自然郁积了难以排遣的苦闷。不过柳宗元还是在此励精图治,给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被称为“柳柳州”。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怎不令人愁肠寸断?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如刀剑、似海雾,刻骨铭心,遥无涯际,印证着诗人遭受贬谪的苦难人生和无端悲愤。这种悲愤无法排遣。难以消除,任凭锋利的剑芒把自己一点一点地割碎,一点一点地散落在异乡的山峰上凝视故乡!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7:4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49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