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文小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角度

更新时间:2023-02-05 07:39:29 阅读: 评论:0

近年来高考对科技文和社科文的考察,通常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以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本文以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角度为进阶口,探讨一下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本文所引例子为1998-2003年全国高考现代文小阅读题目)

1、无中生有,主观臆断:

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中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上去的。如2002年第10题B项"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使海平面逐渐升高".原文是"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与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由此可知,选项中"这将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推断是无中生有。

2、答非所问,不审题目:

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甚至与原文的意思一致),但与题目毫不相干。如2001年第18题C项"两汉期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这是原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话,但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的证据。

3、曲解原意,夸大拔高:

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言过其实。如2002年第8题B项"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这是对原文第一段"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和第三段"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作了夸大其词的解释,夸大了沙尘暴的作用。

4、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的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或定语界限不明确。如99年17题B项"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将原文中"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偷换成"在更宽的范围里",使得这个定语的界定不明确。

5、源流倒置,强加关系:

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将"源流" 倒置;或硬加某种原文中不存在的逻辑关系。如99年第18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与之相关的原文"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心脏又开始舒张。"两相对照,可以发现选项恰恰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6、判断失误,以偏概全:

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或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如2000年19题C项"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光脉冲可以比利用光缆更加有效。"原文第5自然段只是说,利用热的铷离子传送"某个用来与其他信号作对比的"、需要"延迟一段时间"发送的光脉冲信号,要比利用光缆有效得多,而没有说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所有的光脉冲信号,都比利用光缆有效,犯了将特称变全称的错误。

7、是非错换,武断绝对:

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或变相对为绝对。98年第25题D项"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加强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原文第2段的表述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加强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可见"增产"是第一目的,而D项否定不当。

8、弄错时态,混乱模态:

在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将可能变必然,将必然变可能。98年26题C项"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把"可能"说成了"已经",把设想说成了现实。

9、把描述当解释:

在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一些描述性的说明或补充性的阐释,并没有准确揭示事物的特征。如2002年第7题要求从四项对"沙尘暴"的解释中,选出最准确的一项,B项"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此句虽可在原文中找到,但它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并没有揭示出沙尘暴的本质特征,是无效信息。

10、把筛选当推断:

将原文的表述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表述是信息筛选的设题特点;"推断"是一种通过现有的、已知的知识或材料,推出新的、未知的猜测或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如2003年第10题D项"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该项推断的依据是一种假设,是基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带来温室效应来立论的,所以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从信息筛选的角度出发认为原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而误认为该项不正确。

11、把必要当充要:

如果有甲必有乙,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如果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充要条件。如2003年第10题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远离日本".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将在欧洲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在欧洲荡然无存"、"台风袭击日本"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7:3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47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干扰   角度   现代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