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加剧,土地耕作方式越来越受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

更新时间:2023-02-05 07:31:01 阅读: 评论:0

题文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加剧,土地耕作方式越来越受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为不伤地,农业生产中常采用轮作方法进行耕种B.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因素只有土壤肥力、水分、光照、大气CO2浓度C.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诱发沙尘暴;同时松土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加剧温室效应D.免耕法是不用或尽量少用松土措施。免耕水稻叶片中的氮素含量比翻耕水稻更高,细胞吸收的氮素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B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主要考查你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的理解。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循环过程3、循环范围:生物圈。4、特点:(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5、实践中应用:①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②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③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④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易错点拨:1、参与循环的物质:不是指由C、 H、O、N、P、S等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内所特有的物质,也不是单质,而是元素。 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3、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燥烧,产生大量CO2。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解决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新的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③大力植树造林。

知识拓展: 1、举例碳循环: (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①无机环境:碳酸盐和C02。②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2)(3)(4)3、循环范围:生物圈。4、特点:(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5、实践中应用:①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②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③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④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易错点拨:1、参与循环的物质:不是指由C、 H、O、N、P、S等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内所特有的物质,也不是单质,而是元素。 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3、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燥烧,产生大量CO2。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解决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新的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③大力植树造林。

知识拓展: 1、举例碳循环: (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①无机环境:碳酸盐和C02。②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2)(3)(4)(5)碳循环的过程 2、N循环: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7:3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46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的是   温室   作物   气体   气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