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中“先”和“后”

更新时间:2023-02-05 07:12:53 阅读: 评论:0

生物学的许多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甚至是严格的先后顺序,现举几例说明:

1、细胞分裂周期中,先“间期”后“分裂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它由间期和分裂期组成。

细胞周期中,先是一个占细胞周期90—95%的分裂间期,然后才是一个占5—10%的分裂期。

2、可溶性还原糖监定时,先“混和”后“使用”。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先把斐林试剂的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滴入待测的样品。

3、蛋白质鉴定时,先“钠”后“铜”。

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振荡摇匀,后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动物细胞培养中,先“株”后“系”。

动物细胞培养时,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5、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时,诱导顺序是先“芽”后“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调节细胞分裂素含量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比例,可以调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芽和根的形成,先使这一比例处于较高值,有利于芽的发生;随后这一比例降低时,则有利于根的发生。

6、光合作用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先“4”后“3”。

C4植物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途径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个CO2先被一个叫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三碳化合物(PEP)所固定,形成一个C4化合物。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个CO2,并且形成一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有机酸——丙酮酸。释放出来的CO2随后被一个C5固定,然后很快形成两个C3化合物。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7:1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42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物   知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