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

更新时间:2023-02-05 06:50:45 阅读: 评论:0

题文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以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1)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简要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2)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3)用上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采用两种pH<5.6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对照;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三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率。(4)a.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b.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c.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主要考查你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的理解。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性气候变化 (1)变化原因及危害:  2.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 (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3.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 (2)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 (3)危害 ①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 ②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 ③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 ④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 4.水资源短缺(1)引起水资源破坏、短缺的主要原因:①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②盲目围垦、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③矿山排水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破坏。④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对区域水平衡的干扰。⑤城市化带来了耗水量的增加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这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面沉降。(2)水污染①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②表现:富营养化。③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5.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减少、原始森林被破坏。(2)后果:沙尘暴遮天盖日,毁坏力极强。(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6.生物多样性锐减自从人类出现以来,物种灭绝的速度逐渐加快。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技术力量的增强,物种灭绝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1600年全世界有哺乳动物4226种,鸟类8684种,到1970年哺乳动物灭绝了36种,另有120种濒临灭绝;鸟类至少灭绝了94种,另有187种濒临灭绝。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5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38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