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计算:(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

更新时间:2023-02-05 06:28:18 阅读: 评论:0

题文

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计算:(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g。(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 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氢氧化钠质量(g)氯化钠质量(g)①2.403.51②2.322.34③3.483.51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78(2)①0.75 mol/L    ②NaK2(3)4:5(4)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解析

(1)设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为x。 2NaN32Na+3N2↑2 mol×65 g/mol 3 mol×22.4 L/mol      x 40.32 L则x=78 g。(2)①c(OH-)=×1000=0.75 mol/L②设上述合金中含a mol钠、b mol钾a+b=0.075×223a+39b=5.05 a=0.050 mol b=0.10 mol该钠­钾合金化学式为NaK2。(3)溶液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15-×24=3 mol112 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5 moln[Al(OH)3]:n(Na2CO3)=[(5-3)×2]:5=4:5(4)由氯化钠质量推算,氢氧化钠样品摩尔质量为M1(氢氧化钠)=×2.40=40 g/molM2(氢氧化钠)=×2.32=58 g/molM3(氢氧化钠)=×3.48=58 g/mol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主要考查你对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原子是物质质量的最小承担者。故在化学反应中,只要各种原子总数保持不变,则总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定律也就等价于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3)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4)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本文发布于:2023-02-05 06:2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30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碱金属   氮化   氮气   中有   应用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